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ID:3115108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评价体系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对小学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本人特别关注对小学生的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激励性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评价体系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对小学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

2、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学生求知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尝试用下面几种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一、尊重学生4  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吝惜给学生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鼓励孩子固然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我们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要注意分寸,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可取,因此,我们不能让“廉

3、价表扬”成为孩子健康人格塑造中的“温柔杀手”。  二、鼓励学生  实践证明,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  三、宽容学生  赞科夫主张“对于后进生,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

4、”。教育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4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

5、困生的生命活力。例如,一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随后的提问中,老师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终于成功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试想,如果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采取的不是宽容而是严厉的训斥,还会有这位学生的第二次发言和成功吗?  事实上,面对学生的失误或不足,有不少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了批评、训斥、轻视等有失冷静的不正确做法,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

6、伤害。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习,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与同伴合作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特长,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个美丽的错误,不应该大动肝火,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在犯错中长大,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个性的挫伤,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终身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

7、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以“超自我”4的视角抛弃成见,与时俱进,全面反思,使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关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学与管理(2004.11).透视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理念.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陈翠荣。  [2]中国教育报.2005.1.3.5697号.用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