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

ID:31152452

大小:7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_第1页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_第2页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_第3页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_第4页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够矚蒜勇髓想中毗义礼知.中融内理求2018-03-2802:14:34党政干部学刊2018年1期祝传佳[摘耍]在先秦儒家看來“勇”也是一种道德德冃,与“仁”“义”“礼”“知”等道德德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其制约。勇徳是以“仁”为根源、以“义”为约束、以“礼”为标准、以“知”为判断、以仲庸”为旨归的伦理要求。[关键词]先秦儒家;勇德;仁义礼知;屮庸[中图分类号]B82;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1-0018-04先秦儒家从“勇”的历史发展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认识到,“勇”Z精神不僅在战争、政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

2、用,而且对个人的为人处世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将勇徳列入到个人的道徳修养中去,并将它作为儒家追求的道徳人格之一,从而使“勇”成为“德”。但这种德,不是孤立的,它与“仁”“义”“礼”“知”等道德德目Z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其制约。一、勇德以“仁”为根源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就是“仁”,它是儒家最高的道徳范畴.“勇”作为一种道徳徳目,隶属于“仁”这一最高道徳范畴之中,是以“仁”为根源的。先秦儒家把“仁”视为人的本质,“孝悌也者,其为仁Z本与”,“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不仅凝聚着“爱亲啲浓浓温情,也表达了对普通善良

3、大众的怜悯同情之心。“仁”所表达的是普遍肯定和普遍尊重,个人与他人的密不可分。当他人遇到困难,遭受苦难时,应“能近取譬”、“博施于民”、济世救众。这可以看出“仁Z木旨,只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在伦理中“切近简易,而又宏伟广大;统涵诸徳,而又不失自为一徳”[1]c这样,先秦儒家不止把“仁”看作一种道德行为的表现,更多的是把“仁”当做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某种自觉,是百善的来源,“仁者,本心之全德”(《论语•颜渊》),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杨泽波把“仁”称之为“诸德之家”⑵。“勇”是“仁”徳内含的部分,同样勇徳也内含“仁”的

4、徳性。“勇”与“仁”相辅相成,具备勇徳才能在成“仁”道路上,勇于坚守原则,“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勇于挑战权威,“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勇于改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孔子在谈到“勇”与“仁啲关系时说:“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但有勇德也必须有“仁”,“仁”是“勇”的动机和归宿,“勇”是“仁'的手段和方法,“勇”必须以“仁”为动机和目的才能成为是一种德行。“'勇之成徳以内在动机的转换最为根本,只要实现了内在的'仁,勇徳的获取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3]孔子说:“刚、毅、木、讷近

5、仁(《论语•子路》)勇徳楮神里也含有刚毅精神,刚毅精神接近于“仁”,那么勇德也必然是“仁”内含的部分。苟子说“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苟子•非十二子》)”。具有刚毅勇德的人能勇往直前,践行仁道,“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而不伤人。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为追求仁道,不贪生怕死,为了成就仁道英至可以牺牲性命。而如果只有勇敢,却没有“仁”爱,勇敢就会变成恶。子口:“好勇疾贫,乱也。不仁,疾之已共,乱也”(《论语•泰伯篇》)。朱子注:“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四书章句

6、集注》)。勇敢而无仁德,就会生出更多的祸乱。先秦儒家认为勇者有“仁”,会成为一种德行,仁者必备“勇”,才会达到“仁”这一理想人格。在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勇”既根源于“仁”,又与“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勇徳作为i种道徳实践,是“仁”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勇德最终指向“仁”,“仁”也需要勇德支撐。“勇”的行为只有在“仁”的指导和规范下,才能确保“勇”的德性耍求。因此,先秦儒家之勇是一种蕴含着“仁”的耍求的仁者之勇。二、勇徳以“义”为约束何谓义?《说文解字》释:“义,己Z威仪,从我从羊。”《中庸》说:“义者,宜也。侏子注曰:“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

7、(《四书章句集注》)。“义”可以理解为适宜的①、公正的、合理的道义准则和道德理性。郭店楚简《性口命出》有“义也者,群善之雄也”的说法,可以看出,“义”也有判断徳行之所以为徳行的意思。“儒家讲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义泛指道义,是道徳的代名词,如舍生取义;狭义的义则为五常之一,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人们行为的价值准则[4]这里,义选儒家在狭义上的意思。孔子说:“秽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在道德生活中,符合“义”的耍求理应成为指导其行为的根本道德原则。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说,“义”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原则,其他规范都要接受“义

8、”的节制与制约。所以,儒家认为勇德的检验标准Z—就是是否行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