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ID:3116131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1页
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2页
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3页
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摘要: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审美活动参与引导投入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

2、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审美活动的主导。音乐欣赏中学生参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听、唱、想、说四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主要手段。  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采用提问法听和对比法听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行方法。提问法听,4也就是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

3、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听前教师出示几个准备好的问题,如:歌曲的情绪如何?曲子的速度如何?力度怎样变化?你听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聆听。结果,听一遍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歌曲的情绪低沉、悲愤;速度较慢;力度变化是:较弱――渐强――最强――由强渐弱;听后感到一种受压抑与不屈的抗争的力量。通过提问法,虽然问题很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  二、“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

4、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在听前我先引导学生一起唱书上的四条谱例,也就是每个乐段的主题,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接着,给学生描放一遍录音

5、,很多学生能说出:曲子是由引子加上三部分再加尾声构成的,每一部分音乐基本上是每一段主题音乐的重复和稍加变化的重复,整首曲子的情绪都是欢快的,表现了翻身农民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感情。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人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4  三、“想”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目的  “想”就是学生在聆昕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首先应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情绪进行体验,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第二要求学生对音

6、乐的风格、体裁进行体验和判断。第三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等等。如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先不告诉学生曲目,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空展开想象。结果有的想想象为平静的江水、瞟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也有的想象为秀丽的山川、深切的怀恋等等。在学生叙述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所听的曲目,并适当地介绍绍作品的内容,待学生第二遍听赏音乐时,要求学生根据曲目和提示对优美流畅的旋律进行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后开展更深、更细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更趋完美;通过学生想的参与

7、,不仅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等,而且能使学生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塑造出更多更完美的音乐形象,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还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  四、“说”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深入  “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是非

8、常重要的。4  以上仅是粗浅地谈论了音乐欣赏中听、唱、想、说的参与,参与的方法还有很多,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总之,要想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欣赏教学的模式,那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