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散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

利用散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

ID:31165312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利用散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_第1页
利用散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_第2页
利用散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利用散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散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  【关键词】散文阅读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62-01  近年来,语文高考试卷作文的分值呈提高之趋势(如江苏省语文试卷将作文分值提高至70分),然而,学生高考作文的平均分告诉我们,学生作文的现状不容乐观。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从散文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一、嫁接语言技巧,让学生为文章增添亮点  学习散文名家的语言技巧,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有了第一轮散文阅读的基础,大

2、部分学生对散文的语言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备第二轮复习阶段的散文阅读讲评课时,不妨把文章中涉及的语言亮点(特别是可供学生学习和借鉴之处)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散文阅读的知识要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篇名为《麻鞋之歌》的散文,开头引用了一段民谣(《天水谣》),而文章第一个问题恰巧是关于文章开头引用《天水谣》的作用。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回顾了散文《过滩谣》中引用《过滩谣》(“我”3的伯父和纤夫们在过险滩时迸发出的民谣)的作用,以及散文《中国地图》中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引用民谣,既可以起到丰富

3、内容、深化主旨的作用,又可以使文章富有文化气息和韵律美。在此基础上,笔者用投影给学生展示了几个第一轮复习中涉及的引用民谣、俗语等的散文段落,其中有与生活有关的俗语,也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的名句,让学生体会到引用民谣、俗语等往往会使文章更富有生活气息,而引用名篇名句则会使文章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在这次讲解之后,笔者发现学生积累的名家名句变多了,在写作中引用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在后来的模拟考试中,一位学生在写作题为《雪》的作文时,这样写到:“‘梅须逊雪三分白’称颂你洁白无瑕甚于梅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在雪天与故友同饮一杯酒,红泥小酒炉上盎然多少温馨!”后

4、文又写到:“南宋有名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雪啊,之于你,我是绿水也是青山。”文章穿插引用这些与雪有关的诗句,既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又展示了其思想深度,成为当时篇数不多的优作之一。散文中的技巧有很多,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从优秀散文中积累一些修辞运用、词类活用、细节描写等较为简单的写作技巧,并且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把积累到的技巧尽量运用起来,只要能够坚持,作文水平都会有所提高。  二、借鉴文章结构,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但并不是每篇优秀散文的结构,学生都能够模仿。因此,笔者给学生讲解散文结构时

5、,尽量介绍简单的结构,结构越是简单,对学生来说就越容易模仿。如在讲解散文《寒冷的味道》时,笔者结合习题中对于结尾“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3这句话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对比手法的作用;同时指出在写作中,涉及对比的两方面不一定要平分笔墨,而应把握文章的重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怀念过去寒冷岁月中的生活片段为主,结尾结合现在人们在着装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变化抒发了“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的感慨,看似寥寥数语、着墨不多,但这种今昔对比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过去寒冷岁月的怀念之情。因此作者在文章最后再次提出“寒冷还会再来的”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当然,散文中可供学生借鉴的绝不止对比这一种结

6、构,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多多发现和积累优秀散文的结构,就能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写作增加一份养料。  三、吸收散文思想,让学生深化思想认识  进入高三后,议论文可以说是大部分学生写作的首选文体,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问题的论述往往是泛泛而谈,作文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思想深度不够,写作内容单薄。对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好课堂上散文阅读讲解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中出现的思想内容进行分层概括,让学生及时标记表明作者观点而又论述精辟的句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每星期向学生推荐两篇优秀散文,要求学生课后认真阅读,写一写阅读感悟。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从名家散

7、文中吸取精神的营养,提高自己思想的深度,相信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广,作文的立意也会越来越高。  古今中外的散文名篇能够流传至今,定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之处,作为教师,应不断总结散文中的精华并及时灌输给学生,使优秀的散文作品成为学生写作中源源不断的营养来源。  (责编周翠如)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