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

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

ID:31165983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_第1页
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_第2页
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_第3页
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_第4页
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提升应对被告翻供的侦查讯问能力  摘要:由于立法缺乏对刑讯逼供证明问题的明确规定,加之侦查讯问制度的不完善,被告人当庭翻供造成法院无从认定证据已成为困绕司法实践的难题。在健全外部监督制度的同时,提升侦查机关审讯能力,才能从容应对嫌疑人滥用翻供权。本文从讯问的形式、方法、内容三方面分析目前讯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翻供;讯问;策略  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部分或全部推翻原先的供述。翻供作为一种诉讼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出现在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目前实务界存在着严重的被告滥

2、用翻供权的趋势,而大多数翻供的理由都是侦查机关在获取口供时使用了刑讯逼供的违法手段。  应对翻供,需要程序上的保障,更需要从实质意义上强化侦查人员的审讯能力,这也是笔者在本文中要重点讨论的。目前,侦查机关的讯问在形式、方法和内容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弥补了这些漏洞,才可能抑制翻供权的滥用,保证诉讼的正常进行。  一、讯问形式5  1、讯问的时间地点不规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多次讯问,是讯问策略的体现,同时也是固定口供的需要,但必须杜绝连续审讯超过法定时间的情况,否则证据的合法性就存在疑问。另外,根据法律及相关解释、

3、规定,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地点有多处,其中看守所一般是没有条件进行刑讯逼供的。但是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往往被留在派出所等其他场所接受审讯,直至做出有罪供述,这就很容易造成对供述真实性的怀疑,给被告提出受到刑讯逼供的抗辩提供了机会。  2、讯问笔录是侦查阶段记录固定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重要载体,对于日后法庭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践中,办案人员在制作笔录时存在着诸多瑕疵,而这些瑕疵往往给事后翻供留下了隐患。  (1)刻意制作"清洁笔录"①。这种笔录的形成方式往往是侦查人员先讯问,问话结束后,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或者

4、对被问者的理解,再制作笔录后交被问者签名。这样做的目的有时是侦查人员想有意筛选对认定犯罪有利的供述,给人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印象,有时是图省事方便。比如一些犯罪嫌疑人由于认识水平和文化程度不高,供述时难免罗嗦,出现很多口语,侦查人员嫌记录起来麻烦,就在讯问后,对其答话进行"加工",制作出"精美"的口供。但这种"清洁笔录"由于记载不客观,供述的真实性显然会遭到怀疑,侦查机关也将陷入证明不力的境地。5  (2)笔录上只有一名侦查人员的签名。我国法律规定应有两名以上的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并且侦查人员应当在笔

5、录上签名。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在制作讯问笔录时,一般都是由记录人员填写笔录的抬头部分"时间"、"地点"、"讯问人"、"记录人"等栏,其中在"讯问人"栏填写记录人与另一名侦查员的姓名,此外在笔录的其他地方则不会出现侦查员的签名。这就出现整份笔录上只有一名侦查员的笔迹,"讯问人"栏内两名侦查员的姓名并不具有当然证明是两名侦查员在讯问的效力。一旦被告在庭上提出只有一名侦查员对其进行讯问,侦查机关将很难应对。对此,实际操作中可增加侦查人员签名一栏,落实讯问人员在笔录上签名的规定。  (3)讯问笔录出现多处错字、别字。最常

6、见出现错误的是同音不同字的人名和地名,有些侦查人员在记录时或者马虎、或者语文水平不高、或者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写,就干脆用错字别字代替,事后也没有及时核对,结果可能产生嫌疑人的姓名和户籍证明不一致②,记录中的案发地和现场所在地是两个地方等严重错误,而这必然会影响对供述是否嫌疑人真实表述的判断。  二、讯问方法  1、侦查审讯的过程,是侦查人员和侦审对象斗智斗勇的较量。侦审攻心为上,心理战就成为斗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要向对象开展有力的心理攻势,前提就是要把握侦审对象的个性心理特点、心理弱点、心理需求和现实的心理状态,而

7、这都是建立在对案情的充分熟悉以及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背景、成长历史、相关犯罪原因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如在受贿案件中,有一些犯罪嫌疑人有着复杂的成长经历,他们可能曾经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可能正承受着巨大的家庭压力,从穷困潦倒到平步青云再到腐化蜕变,一个个巨大的人生转折包含着其思想的剧变,侦查人员如能从这些背景材料中洞悉受审对象的心理特征,就能找到突破口供的关键点,释放对象的心理压力,让其愿意向侦查机关交代事实真相。但在实践中,很少有侦查人员做到对案件的相关材料进行认真研读,挖掘有利于审讯开展的信息,所以就导致

8、了审讯中侦查人员的讯问无法抓住受审对象的心理,无法达到攻心制敌的目的。5  2、审讯各阶段目标任务建设的缺失,使得整个侦查审讯也缺少一种紧凑的节奏,侦查人员对讯问的进程缺乏控制力。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大多数学者和侦查专家都认为审讯可分为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和供述罪行四个阶段。③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审讯环节的目标任务,从而确定相应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审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