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ID:31167723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_第1页
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_第2页
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_第3页
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_第4页
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摘要:在高考政治主观题中,考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如何审题、如何组织答案与答题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主观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主观题审题材料主旨答题模式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中考生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总体来说,考生在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中得分偏低。经过多次模拟对比分析,得分率呈正态分布,60%的考生的得分率介于30%~50%之间。对大多数考生而言,是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学生在主观性试题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明,知识点与知识点的界定不清,观点理解不透,从而导致答题过程中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要

2、点缺失,不全面,或判断失误、知识迁移失败。  2.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不注意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盲目、草率地去读材料,没有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分析,甚至要凭主观想象对材料进行某种程度的延伸,从而容易出现答非所问或要点堆砌情况。  3.学生理解能力不到位,把握不住材料的主旨(即中心意思),无法判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主旨的,所以学生答题时思路不清,东拼西凑,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要点缺失和滥用。  4.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未掌握,不能掌握命题特点,答题套路不熟,答题规范性差,术语表述差,逻辑层次性不清。5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备考策略与解题技巧、方法 

3、 策略上,一要夯实基础知识,识记并理解相关概念与理论,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这是形成答案的前提。二要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与方向,分析材料的层次与角度,并构建材料与知识的联系,这是形成答案的关键。  三、要加强训练,提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组织答案的能力  笔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及自身的体会,积累了一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技巧,现把它总结出来,与各位教师、考生共同探讨。  (一)如何审题――坚持“六步走”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包括知识范围(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政

4、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部分,生活与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和主体范围(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主旨;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设问”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命题者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5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

5、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二)如何组织答案――坚持“六步走”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步骤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坚持原理

6、+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阅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  (三)主观题设问归类梳理――答题模式分析  “是什么”类型。通常包括现象题和体现题:现象题即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信息。首先,对材料的主旨进行准确的把握,并对材料进行分层。其次,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直接概括。体现题即材料体现了×××5原理(原则)、观点、道理等。首先,要注意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或者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

7、找共同点;其次,注意答题格式,坚持原理与材料相结合。  “为什么”类型。原因题即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说明理由。通常包括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具体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根本原因在经济生活中表现在生产力、经济的因素,在政治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国家性质方面的因素,在文化生活中往往表现为经济、实践方面的因素,在生活与哲学中往往表现为实践、物质方面的因素。  “意义”类型。意义题型即这样做有何意义。要找出行为主体、行为内容、行为客体,根据行为主体定答案要点,经济生活中行为主体主要有国家、企业、居民或消费者,政治生活中行为主体主要有党、政府、公民、人大、政协

8、等。  “怎样做”类型。此类为措施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