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职校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ID:31168622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职校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_第1页
职校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_第2页
职校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_第3页
资源描述:

《职校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职校如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摘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笔者从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教育,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四方面,对职教师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实践教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必然导致企业招工困难。与此同时,像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就更加地紧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作为

2、职业学校虽然一时无法解决劳动力紧缺的局面,但从长远的眼光看,职业学校却能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至于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特作如下浅见。  1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的教育。  由于近年来“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普遍低,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眼高手低”3等问题。同时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在小的时候缺乏父爱母爱,主要是在隔代监管教育下,学生养成了自我为中心、没有时间观念的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学生在就业时,就存在

3、嫌这嫌那,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即使学生到企业里去,也存在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甚至最后被企业开除。对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加强学习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同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学校给学生上课,提前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相关文化,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帮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让学生尽早的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同时也可以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回学校作报告,传经送宝,介绍他们的就业之路,让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促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2贴近市场需求,建立校企合作。  学校要紧贴县域经济

4、的发展,要深入企业调研,根据用人单位生产性质、生产方式,以及用人的要求,进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讨论与编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课程。力求做到结合企业的实际、服务于企业,使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广德立德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电路板,并对内部质量要求特别高。因此,学校针对性的制定了切实的教学计划、常规的理论课以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德育及职业指导为主,对企业主要以检测、电子测量及电子焊接、自动化生产为主,对语文;英语、数学、应用文写作课等尽量的减少。较大程度上增加了技能训练的时间,

5、确保有足够多的时间参加技能操作,使学生有事做、乐于做,而不厌学。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学校必须有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各教师们不能停滞不前,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自己形成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方案和制度,采用“文化课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教师工程化、工程化教师工厂化”3的三步走,鼓励我们的教师进行自我业务的提高。主要采用校内拜师结对,促使文化课教师深入车间,深入学生,通

6、过“师带徒”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利用寒暑假,鼓励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职业学校的生源就是初中毕业生中最次的,大多是被普高筛选下来的,应试学习能力较差、文化底子薄弱,这些学生到职业学校来就是为了学习一门或几门专业技术,将来能在企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可是我们学生文化底子薄,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上进,职业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加强技能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围绕能否培养

7、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很快能投入企业生产的第一线来进行合理的配置。我们采用1:1的课程配置方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教学中,这样理论教学就适应他们的学习特点。所以加强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应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机制,改善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而努力,为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