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

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

ID:31168980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1页
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2页
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3页
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  摘要: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反映了学生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所体现的类比推广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是否善于思考,是否积极进取,是否敢于创新。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方法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正确理解  严世健教授说过,数学意识是人们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逐步形成的对数学的看法和见解。通常在生活实践方面、数学学科内部和数学文化方面表现出来。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反映了学生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所体现出的类比推广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也能体现出学生是否善于

2、思考,是否积极进取,是否敢于创新。  二、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和成因  1.数学教材的局限性。  中职数学教材的编写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内容上较为平淡,没有生动的现实作为背景;在论证中又过于注重严格的逻辑推理,缺乏数学创造性的活动经验;在选题上过分侧重形式训练,对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不够,因此造成了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无用,对数学学习失去了积极主动性。  2.师生主观原因。  (1)教师原因4  中职数学教师自身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和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教师

3、的教学质量。很大一部分数学教师并不了解本专业的背景知识,不能很好地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能恰当地把握“必需、够用”的度,因而不能真正做到数学为专业课服务,使得教学质量达不到期望目标。  (2)学生原因  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感性认识严重缺乏,他们还没有学会将大脑中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当然,从对知识的掌握到灵活地运用本不是易事,我们的学生缺乏在这方面有意识的训练,但是也不能否认有些学生的态度也有问题,懒于动脑,只喜欢应付机械死板的题型,对应用题往往避之不及。  三、增强中职生

4、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  严士健教授认为:“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他能想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和想不到用数学的人,其解决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并不在于他到底解决了多少应用问题,而是他有了这种感受和这点经验,其意义就大了。”对于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来说,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让他们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讲概率时,我们可以加入免费抽奖的问题;在讲排列组合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抽检产品和分书等问题。总之,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让他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与数学有密切

5、联系,让他们产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冲动,他们才会真正想要应用数学。4  2.开展课堂实践,动手操作。  数学活动的教学才是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注重实践操作。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适当开展有意义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或简单的课题研究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经历从“现实”到“数学”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的作用,理解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函数图像时,可以让学生上机房在电脑上操作几何画板,直

6、观地观察曲线的形成和变化,了解图像的变化与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在学习指数函数时,还可以让学生折纸,发现纸张厚度和折叠次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操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热情。  3.结合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以就业为导向、能力本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原则,因此文化课的教学要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若能以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为数学教学的背景,效果更佳。将所学数学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中,多讲、精讲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例题中结合专业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例如:

7、在讲正弦型函数时,可以引入交流电问题。  已知交流电I(安培)在一个周期中的图像为如图所示的正弦型曲线,求I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4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求变,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求新,使教育思想与观念得以更新,是当前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的使命。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