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

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

ID:31169383

大小:7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_第1页
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_第2页
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_第3页
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_第4页
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改进A2/0工艺脱氮除磷性能探究摘要:传统A2/0脱氮除磷工艺存很多问题,为了解决因传统A2/0脱氮除磷工艺不能解决的问题,便对传统A2/0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改进。本文就改进A2/0工艺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稳定运行的工艺,对进水磷浓度对系统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进行了仔细研究。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改进A2/0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研究近年来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太湖和滇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氮、磷污染,赤潮在我国也频繁发生。因此,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对氮、磷营养元素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最

2、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A2/0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设计运行经验成熟的优点,在处理污水脱氮除磷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传统A2/0脱氮除磷工艺存很多问题,随着对氮、磷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某些废水的处理要求,就要对A2/0工艺进行了改进。本文就改进A2/0工艺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研究,旨在能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1材料与方法1.1接种泥源反应器接种污泥取自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在进行本试验前,反应器已经稳定运行1年左右。1.2试验装置与运行条件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16L,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3、厌氧池(1L)、缺氧池(3L)、好氧池(3L)、中沉池(4L)、生物膜氧化(4L)、终沉池(1L)。厌氧池与缺氧池均配有搅拌器,一方面保证泥水混合均匀,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实现池内的厌氧和缺氧状态。好氧池和生物膜氧化池通过控制气体流量计控制池内溶解氧。通过对好氧池排泥实现对系统泥龄的控制;生物膜氧化池主要进行硝化反应,使硝化菌与聚磷菌分开生长,确保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污泥由中沉池底部回流至厌氧池的前格间,硝化液由生物膜氧化池底部回流至缺氧池的前格间进行反硝化。进水、污泥和硝化液回流均用蠕动泵控制。1.3试验废水试验废水为生活污水,通过投加化学药品将进水水质参数调节

4、在一定范围。投加乙酸钠作为碳源,保持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在400mg/L左右(生活污水中COD约100mg/L,投加COD约为300mg/L),投加氯化铁、磷酸二氢钾调节氮源和磷源。进水铁态氮浓度为30mg/L,进水磷浓度在3〜14mg/L之间变化,pH值用碳酸氢钠调节7.0〜7.6之间,试验用水水质参数见表lo1.4检测指标水质指标测定均按照文献[9]的方法进行。COD采用重辂酸钾-微回流比色法;铁态氮(NH4+-N)含量采用纳氏分光光度法;亚硝态氮(N02--N)含量采用N-(1奈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硝态氮(N03--N)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P043—

5、P采用钮车弟抗分光光度法;TP含量采用过硫酸钾消解-钮铢抗分光光度法;MLSS采用MLSS测定仪;溶氧量采用哈希便携式溶氧仪;pH值采用哈纳pH211型酸度计;温度有水银温度计测定。1.5试验方法在其他进水水质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进水磷的浓度,研究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进水磷浓度为1个周期,等待系统稳定运行10d后再提高至下1个浓度。对每个磷浓度稳定期的进出水水质进行平均,探讨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及磷浓度对系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各个反应池内PHB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磷对系统影响机理分析,并通过微生物学手段,从微观状态研究污泥的生物变化。2结果与分析2.1进水磷浓

6、度对系统COD、铁态氮去除的影响试验期间进出水COD、铁态氮,总氮、总磷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从图2-A看出,进水COD浓度维持340-370mg/L范围内变动,随着进水磷浓度从3mg/L逐渐升高到10mg/L,COD的去除率也逐渐上升,当进水磷浓度达至10mg/L,COD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0.5%o然后又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升高(从10mg/L逐渐升至14mg/L)而略降低。但是整个试验期间,出水COD浓度均低于50mg/L,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基本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从图2还可看出,在试验过程中,进水磷浓度的改变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非常小,COD浓度能够满足微生

7、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处理效果也为系统其他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保障。A2/0+MBNR联合工艺是一个双泥系统,实现了聚磷菌与硝化菌分相培养。从图1-B看出,当进水鞍态氮在22-28mg/L之间波动时,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增加,铁态氮去除率略有升高,出水浓度始终低于2mg/L,去除率在90%以上。试验过程中的SRT为6d,说明由于硝化池的增加,即使在低污泥龄条件下运行,系统中仍然发挥着很好的硝化作用。由于硝化细菌是一类自养菌,所以硝化段的含碳有机质浓度不能过高,B0D5一般应低于20mg/L,氧气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也很大,一般将lmgNH4+-N转化为N03—N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