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

ID:31169388

大小:10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是一群有梦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他们的热情和努力,得到很多人的肯定。这表明( C )A.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高的个人素质C.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D.正确的价

2、值判断与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解析]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这表明他们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C符合题意;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A说法错误;B、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2.“当你面对邪恶和无道者时,你是奋起抗争还是躲避顺从?当你面对金钱和财

3、富时你是取之有道还是贪得无厌?当你面对权力和地位时,你是一心奉公还是不择手段”……某大学校长用十个“当”告诫学子人间正道是沧桑,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正确的选择。这一告诫是基于( A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④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大学校长的告诫,说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故入选。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人间正道是沧桑,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正确的选择,说明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故

4、入选。③观点与题意不符,题干中的这一告诫强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不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故排除。④观点错误,拥有高尚思想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并不是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故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3.心系百姓、廉洁奉公的哈尔滨市南岗区通达街工委书记——赵晓春;与患病妻子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好丈夫——谭继文;发现大火义无反顾四次冲进火海救四邻,自己家却被大火烧成灰烬的好邻居——稽刚。他们的事迹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表扬,这说明( B )①有价值的人生是不求回报的人生②奉献社会

5、的目的在于彰显自我价值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④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人生价值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

6、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 ①说法明显错误,因为人生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体,故排除;②说法错误,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因此奉献社会是彰显自我价值的基础,但不是目的,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4.结合漫画,说明实现人生价值( B )①关键是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②需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③要有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 ①中价值的实现需

7、要主客观因素,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故说法错误,排除;④中所说的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漫画无关,故排除;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对待挫折,要有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故②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敬畏意识深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对待自然还是社会发展,敬畏意识体现着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也是做人行事的基础。在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关于敬畏的论述,最经典的要数孔子的敬畏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三畏”思想,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要求人们心存敬畏,以

8、约束自己的言行。老子曾言:“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这说的是敬畏之心对于言行的匡正作用。明代大学者方孝孺进一步做了总结:“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此外,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也有许多经典论述,其特别强调对法的敬畏。(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在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应树立怎样的敬畏意识?(2)“心存敬畏当行有所止”,请按此要求列出两条中学生应坚持的行为规范。[答案] (1)①应树立敬畏客观规律的意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