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可以如此美丽

随笔可以如此美丽

ID:3117009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随笔可以如此美丽_第1页
随笔可以如此美丽_第2页
随笔可以如此美丽_第3页
随笔可以如此美丽_第4页
资源描述:

《随笔可以如此美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随笔可以如此美丽  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随笔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怎样培养学生写随笔的兴趣和习惯呢?以下是我近几年的探索尝试。  培养兴趣:写好“我的一本书”  开学第一课,与学生交流我的想法,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写随笔是一件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学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写随笔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再介绍魏书生老师让学生写日记坚持“道德长跑”;最后以巴金先生的话作权威总结:“只有写,你才会写。”  单单讲这些,或许学生只是心动,如何让学生兴致盎然地付诸行动呢?我就搬出了我学生时代的经验:买一个精美的日记

2、本,本子精美了,就会认真地使用它。然后把它看成自己即将出版的一本书,已经装订好了,只等你把精彩内容充实其中。你可以给自己的“书”起一个美丽的名字,设计扉页,写上“前言”,编上目录,随笔内容可以是生活随笔,可以是读书随笔。时光飞逝,一页页随笔珍藏了生命的痕迹,将来,它会成为你人生岁月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听我这么一说,学生眼睛里溢满欣喜。我分明感到:他们已经心动而跃跃欲试了。  第二天,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份份惊喜。那工工整整的字体,那按捺不住的写作热情,那发自心底的喜悦,已经把我陶醉了!4  瞧,那位笔名为“黑牡丹”的女孩这样设计她的随笔集――  扉页中

3、间画着一朵美丽的七色花,右边竖写着一行美术字“那时花开”;下面写着“作者:黑牡丹出版:阳光出版社”。  翻开第一页,是“前言”,工整的笔迹写着《告诉你的话》――“曾经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许多同龄人出书的消息,看后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向往也有一本自己的书刊,现在终于要实现了。  我给本书取名为《那时花开》。因为我是一个爱花的人,也养过花。知道只有播种、浇灌,种子才会发芽、长叶、开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巴尔扎克说:“生活的花朵只有付出劳动后才会绽放。”写文章亦如此。只有辛勤的耕耘,才有灿烂的收获。期待花开,芬芳美丽。”  再看第二页,赫然写着《我的笔名》――“

4、看到书上都有作者的笔名,像冰心、老舍等,我也想给自己起个有个性化的笔名,简简单单又有寓意。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具有时代潮流气息的笔名叫“夏露比”,一个多么俏皮可爱的名字啊!我也突发奇想,既然我的书名为《那时花开》,那就起个与花有关的笔名吧!我的笔名就‘黑牡丹’吧――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典雅,黑牡丹紫得发黑,独具魅力,我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黑牡丹。有个性的笔名,有个性的我!”  女孩黑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黑亮的辫子,是那种乐观大方的阳光女孩――这“黑牡丹”于她很相宜。  看,这样的随笔集是否别具魅力!学生带着一种自豪感和成功的体验写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着

5、创造的快乐。学生体会到,写随笔的确是一件很惬意也很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岁月飞逝,唯有文字使记忆永恒。4  关注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气象万千的大自然给了人们无穷的美的享受,走进大自然,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然而,现实似乎不容乐观,学生的课外时间有限,即使稍有闲暇,也总沉溺于电视与网络。我想,如果鲁迅先生还在,一定会再次呐喊:“救救孩子!”  清明节到了,我改革假期作业内容,让学生换一种角色、换一种心态写随笔。我对学生说:清明节期间,你将以一个报刊编辑的身份,完成一份特别的

6、假日随笔《清明时节》,共设三个栏目:清明踏青――用文字记录你清明踏青的发现与感受;清明剪影――用相机拍下你踏青的照片,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清明记忆――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习俗等文化,介绍你的探究发现。  从学生兴奋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样的实践性作业甚感兴趣,交上来的作业自然是异彩纷呈。生活就是语文,别具一格的生活随笔激发了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热情。  以读促写:在文字更深处漫溯  有人说,写是最美的沉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引领学生在文字更深处漫溯,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仿写《童年乐园》,学生沉醉

7、在其中,写得津津有味。学张晓风的《行道树》,让学生模仿“开头轻点一笔,中间细描一笔,结尾回应一笔”4的行文思路,写一篇托物喻人的小短文,学生的创新能力令人赞叹。在随笔写作中,我还有意识地让学生将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于练笔中,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使文章锦上添花。此外,我们还经常开展网络阅读,写读书随笔。学了《爱莲说》,引领学生开展梅兰竹菊松等专题阅读,在读写反思中观照自我,涵养品性,激励成长。  评价激励: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的评价激励必不可少。  我们坚持每

8、日动笔,共读共写,每周的“随笔赏评”成为师生美丽的期待。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撰写了四、五万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