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

“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

ID:3117022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_第1页
“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_第2页
“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_第3页
“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_第4页
“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由表达”下对小学习作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提出“鼓励自由表达”的要求。“自由表达”是如何表达的呢?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又怎样去把握和体现呢?笔者认为,需要认清“自由表达”的概念,重视作文基本功训练,并引导生活素材积累,这样才能“自由表达”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一、认清“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实施建议在“关于写作”中提出“鼓励自由表达”。“自由表达”是如何表达的呢?从课标的进一步叙述来看,体现“自由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以人教版现

2、行教材为例,有几处针对性的习作是这样要求的:  1.最近,你有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这次习作,就请你把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比如,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一件有趣的或后悔的事,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个奇特的想象……总之,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三下“语文园地七”)  2.从本组课文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请从下面提供的几个角度里,任选一个进行习作。5  《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

3、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等。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我们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选择一个写梗概。写好之后读给同学听,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更加清楚、明白。(五上习作八)  3.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  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习作的内容: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

4、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你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不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换意见。(五年级上册习作六)  综上所述,看来这番“自由表达”主要指习作内容的选择上,要么让习作没有了范围的桎梏,想写啥就写啥。要么给出一定的方向,让学生自己选择。即使确定了写的范围,如“父母”,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启发和引导。其目的是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让习作成为心灵的表述,做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涌于笔下”

5、。5  二、重视基本功训练  其实,早在新课标出台之前,让习作“自由表达”早有呼声和实践。南京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当年开展的“反作文”教学就是典型性的例子。他们针对日趋僵化的作文内容与模式,倡导作文“返璞归真”,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开拓新题材,在形式上不拘一格,自由地写。为了鼓励学生“自由”写作,他们还主张“离经叛道”地解放学生的思想,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让学生写他们最想写的文章”。  举他们实验中的两篇小学二年级学生习作,看看他们如何倡导“自由表达”。  《星期天》:星期天我到浮桥公园去玩了,我滑了两回滑梯,吃了两根冰棒,一根是橘子的,一根是赤豆的。后来,我小了

6、一泡便,就回家了。  《中山陵》: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看到三个孙中山。下面一个站着,是铜的。爬到上面,房子里有一个坐着,是白色的。屋子里还有一个睡着的……  诚然,这样的习作当然如他们所说是“不拘一格,自由地写”,但如此“自由表达”就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了吗?我看不然,如此“自由”下去,只能让写作训练归于无效,成了流水账般的东拉西扯。这样的作文且不说缺乏了文学的基本元素,恐怕连在目前应试教育下“混分”都很难。  “习作”,从语义层面看,是“练习写作”或“练习作文”。李乾明在《直觉主义批判与作文教学的科学精神》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作文是有效学

7、习和有效训练的产物。”5既然如此,教师当然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开展这种写的训练。写的内容可以“自由表达”,但如何写,如何用文句来表达自己却是需要训练的。在以上列举的现行教材的习作要求中,“使之更加清楚、明白”“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等词汇就提出了行文中遣词造句的要求。  那就是说,在写作内容上,我们尽量使学生有“自由表达”的空间,而在如何表达上,则需要教师的指导训练,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而不是放任不管,一任写之。诚然,对学生讲太多的泛而不切的作文理论效果是不佳的。  蒋仲仁先生曾认为:作文好比绘画。初学绘画

8、的人,写生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写生练好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