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学生的情绪

“照顾”学生的情绪

ID:3117022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照顾”学生的情绪_第1页
“照顾”学生的情绪_第2页
“照顾”学生的情绪_第3页
“照顾”学生的情绪_第4页
资源描述:

《“照顾”学生的情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照顾”学生的情绪  摘要: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当他们情绪良好的时候,表现也好;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就会比较焦躁。学生的情绪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质量。教师要想让学生不受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让他们真正地想学习,那就要学会如何“照顾”学生的情绪。  关键词:学生情绪;照顾;影响  人有九类基本情绪:兴趣、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其中,兴趣和愉快是正面的,惊奇是中性的,其余都是负面的。在这九类基本情绪中,两类是好的、六类是不好的。由于人的负面情绪占绝大多数,因此,人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不良情绪状态。  我们可能经常遇到这

2、样的情况:  学生说:“老师,我今天好高兴啊。”老师说:“去一边,老师正忙着呢。”  学生说:“这题太难了”。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都不会,再说上课都讲了好几遍了还不会,肯定是没有认真听。”  某老师看着作业本上连篇的错题,恼羞成怒地把作业本照着学生摔过去,说:“这题你都能错,一天干啥来了,快去改错题,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4  某老师一看到差生就晴转阴了,对他们有专门的称呼,如:笨蛋、慢班等,对他们的表现总是视而不见,交流时也很不耐烦,学生做什么与他无关,对也不表扬,错也不批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面几种场景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见怪不怪了

3、,我们总在说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对学生提倡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权利,然而实际上,每当学生在表达他们的感受时,我们总会找各种理由来反驳学生,在潜意识里就一直认为,你这样想、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按老师的要求做。  一、学会理解,不否定学生的情绪  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任何情绪,我们都要去了解,不能否定学生的情绪。不能总说他们不对,硬是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应该善于观察,有些可能就是因为厌学,有些却是因为情绪不好导致学习效率低,教师要分清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分析学生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并在适当

4、的时候为他们排忧解难,释放他们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尽快地调整心情。比如化学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些都是必须要记住的,但是随着知识点的增多,方程式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增加,有些学生不懂方法技巧,怎么也记不住,甚至都不知道那些字母表示什么意思,慢慢地有些学生可能就烦的,对化学没有了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去找方法技巧。或是设身处地地让他们想想老师怎么记住这么多方程式,做完这么多题。最好让他们经常性地以小组比赛完成任务,完了看看哪组的反映速度最快,记得更准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那些情绪不好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也忘

5、掉了不愉快,融入学习的行列当中。  二、学会尊重,不随意发号施令和忠告4  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更是强烈。有时候我们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哪怕一个眼神,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所以,任何一个伤害学生的细节都要坚决避免。正如陶行知所说,谁若真把小孩当小孩看,谁就是真正的小孩。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他们有自尊、要面子,我们有的他们一样不少。但是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对学生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说,你应该这样写……我们都是以命令的语气跟学生说话,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觉得自己说的、做的总是对的,学生的想法、做

6、法和自己的有一点差异就认为是错的。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我们在上,学生在下,他们只有听,没有说的权利。实际上我们就比学生强吗?学生一定要听我们的吗?我们只是在知识和生活经验上比学生强,我们担负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但是知识是在不断发展深化的,我们可能由于懒惰没有边工作边学习,而学生却在不断地和外界接触,特别是网络迅速发展,他们获取的信息量可能有些地方比我们知道得还多,我们可能一直在用一成不变的模式经验,但学生的思维可能比我们的还开阔,所以,我们是平等的关系,是互相学习的关系,没有谁命令谁,只有暂时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我们是老师,但是

7、,其他时候他们未必不是我们的老师。  三、注重细节,“照顾”学生情绪4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很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教师不当的批评,同学之间的矛盾、隔阂,家庭的冷漠、不和睦,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等,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情绪,妨碍他们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生活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动向,不能忽视学生的情绪,更要接纳照顾学生的情绪。当学生的情绪被忽视时,我们就很难控制他们,也很难调整他们的行为,当他们的情绪被接受时,他们就会觉得老师理解他们,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就很容易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在上化学课的时候,我经常会找一些学生去板演(写方程式、做计算

8、、理论概念等),学会的学生就都想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争着举手,非常激动,但你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