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ID:31170622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_第1页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_第2页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_第3页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_第4页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摘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安徽省资源丰富,拥有许多资源型城市,如淮北、淮南、铜陵、马鞍山等城市。部分资源型城市已近进入资源的枯竭时期,面临着产业转型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归结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路径,结合安徽省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够顺利实现。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经济结构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2、,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安徽省是一个公认的资源大省,许多资源拥有量排在全国前列,也有许多的资源城市。这些城市因为各种资源而兴起,如今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其潜力已经进入一个衰落期,加上早些时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以安徽省的资源缺乏情况已越来越严重。资源依赖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对这些城市本身,而且对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经验  从国内外大量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可以了解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些经验,尤其是国

3、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国家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兴起的城市,多数以资源型城市为主。6  1.产业优质化  产业优质化主要是指根据现有的资源优势,拓展上下游相关产业,通过上游产业的合理利用与发展,节约成本;通过深加工相关产品,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发展下游行业,增加整体毛利润率。从而转变原有资源的单一结构和单一利用,发展整个相关产业链产业,使之形成一条在此资源基础上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而获得规模效益。  2.植入新兴产业  新型产业植入就是选择好一个适合某地发展并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通过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促进新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4、,从而达到产业再造和城市转型的目的。新型产业植入是一种外生型转型方式,主要适用于资源枯竭或开采成本很高的资源型城市。[1]原有的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起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另外寻找出路,作为城市将来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以此来完成城市的产业转型。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能有当地政府运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吸引地区以外的资本,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完成城市转型。  3.扶持新主导产业6  扶持新主导产业主要是指在从城市现有的产业中选择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前景较好并且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作为新的主

5、导产业,利用相关产业政策或者税收政策给予优惠,进行大力扶持,完成产业转型。这是一种内生型产业转型方式,主要应用于该城市中除了原有依赖发展的资源外,还存在其他的具有一定优势资源的情况。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对资源开采有很强的依赖性,但这些城市产业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也比较明显,从而有可能从现有产业中找出一些具有发展潜力和带动力的产业。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达到城市转型的目的。  二.安徽省资源城市转型中的现实问题  不同类型的资源城市,在产业转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所不同。但是,同为资源型城市,其面临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

6、就是依赖资源的枯竭问题,单一依靠资源的发展问题等等,这些根源上的问题在产业转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在安徽许多以资源标榜的城市,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比例较高,非资源型产业占该市GDP总量的比率较小,这是城市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的瓶颈问题。例如铜陵市是安徽省内依靠有色金属铜矿兴起的城市,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逐步发展壮大,由于铜冶炼过程产生的硫,以及铜矿、铁矿中伴生的硫和磷等矿产品,带动和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所以铜陵经济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占据绝对份额,2010年轻重比例为3.3:

7、96.7,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主要为水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少数行业所构成。2010年前述六个行业实现总产值982.0亿元,占制造业的95.5%,[2]由此可以看出铜陵产业结构集中度太高,主要集中在矿业开发及其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2.开发强度大,资源利用率低6  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较大而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安徽省的特例,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煤炭业。安徽已经开发的淮

8、北煤矿、淮南煤矿在早些年的时候,由于受企业煤炭资源获得成本低、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原因的影响,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急功近利、采厚弃薄、采易弃难、采富弃贫,这种破坏式开发,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淮北煤矿已经接近枯竭,淮南煤矿也只有几十年的采掘量。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因矿而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