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ID:3117300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_第1页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_第2页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_第3页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_第4页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明确要求。鲜明地指出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做了一点尝试。  一、强化阅读教学,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

2、直觉感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具体做法如下。  1.语文教学一定要强化朗读训练  在琅琅读书声中培养学生语言的节奏感。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在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5朱老先生这段精确的描述,揭示了朗读训练对培养学生语感的作用。教材中有很多内

3、涵丰富的精美文章,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有表情地潜心诵读,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只要指导好学生的朗读,对其中的感情理解了,主题把握了,就水到渠成了。  2.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教授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先指导学生阅读,让他们推敲、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体会当时的背景和情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主人公触景生情、吟诵抒情的感人情境,只有通过反复品读,学生才能实现和作者对话,和书中的人物心灵的契合。悟出作品蕴含的哲理,品读出社会现象。如,学习《孔乙己》一课时,让学

4、生反复阅读,品味孔乙己的语言和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在反复的品读中,学生才能把握这个人物形象。对小说的主旨自然而然地就能把握了,对封建科举制度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注重阅读积累5  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它是学生对语言的主观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产物,只能依赖于学生自己的感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王军曾说过,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要读600~700万字的书。这也说明了阅读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1)摘抄积累好词佳

5、句。(2)做好课外读书笔记。为了改变学生有书不读的情况,我让学生每一次回家读了课外书以后都必须做笔记。这样我就能检查学生是否把课外阅读落到了实处。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做笔记时应当先教给方法,比如摘抄、写感悟、制作卡片等。(3)背诵优秀诗文。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音韵节奏对培养学生的语感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多诵读古诗文。(4)课前推荐。语文课开始,让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推荐自己事先准备的一篇美文佳作。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效。  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语感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

6、感知。”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很多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比如,《背影》一课,父亲给“我”买橘子时,过月台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细致真实。父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泪下。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的祖父母或父母亲送你去上学或送你到外地,为你买东西或者反复叮咛的场面,请你也写出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共同感触,他们

7、更深切地理解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思想上也受到了很大教育。  三、在想象和联想中培养语感  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因为联想、想象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想象的培养可以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让学生对事物的整体、层次、方位、形态、色彩产生真切的感觉。在朗读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一边在脑子里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一边诵读,这样才能读出感觉来,读出美感来。如《紫藤萝瀑布》中有这样一句话:“5这里春红已谢,……有的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

8、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闪光、挨着、推着挤着”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花朵盛开的活生生的动人场面,不能体会出为何叫紫藤萝瀑布。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