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

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

ID:3117326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_第1页
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_第2页
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_第3页
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  摘要:成语是高考考查的重难点,在高考复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如何提高成语复习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考成语;复习战略;语义细辨;语法细查;语彩细品;语境细览  成语是高考考查的重难点,在高考复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何提高成语复习的有效性,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了四语原则。  一、语义细辨  成语误用最大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成语相对固定性的语义,尤其个别重要语素理解错误,导致使用时忽视了成语语义的整体性特征,而出现语义不符合语境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突出语义辨析的三个角度:轻重、侧重、范围等。

2、  比如,“无可非议”与“无可厚非”,前者就没有后者“过分”的语义,“牛刀小试”就强调“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之意。“行百里者半九十”就侧重“越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又如“自命不凡”与“自以为是”,前者侧重“了不起”,后者侧重“正确”;“视而不见”与“视若无睹”,前者侧重“不重视”,后者侧重“漠不关心”。而“苟且偷安”与“苟且偷生”,前者指向朝廷君主,后者则倾向个人生活。  2013年高考课标Ⅰ卷“电光石火”、课标Ⅱ卷“侧目而视”、辽宁卷“登高自卑”、浙江卷“细大不捐”“不忍卒读”、大纲卷“求全责备”4等的考查

3、就属于对成语语义辨析不够细致准确,导致了望文生义。由此,我指导学生归纳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登堂入室、目光如炬、姹紫嫣红、五风十雨、七月流火、不学无术、掷地有声、一言九鼎等。  突出成语语义的字面义与引申义,并归纳出可用字面义的成语有:粉墨登场、行云流水、灯红酒绿、光风霁月等。  不可用字面义的有:含英咀华、行将就木、一寒如此、高风亮节,十步芳草等。  在成语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归纳类化知识,使用中注意语义的细微差别,便于学生快捷而准确地敲定正确无误的选项,进而更清晰地辨析排除干扰项正确地选定答案项。  二、语法细查  首先,

4、明确成语语义只是解决了一个局部问题,成语运用的正确与否,还牵扯到句子的语法搭配问题。由于初中不突出语法系统的教学,学生的语法知识相对薄弱,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结合成语的语法结构先讲析成语构成方式,列出常见类别:并列式、承接式、因果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动宾补式、连动式、兼语式、偏正式、目的式。然后列举成语加以解释说明,如:“他去世已经一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时萦绕在我耳畔。”“音容笑貌”是并列式结构,依语法特征,“音容笑貌”无法与动词谓语“萦绕”搭配,这样成语使用错误就一目了然了。  其次,明确高考成语考查语法搭配常见问题

5、有:对象、数量、时态等。以2013年高考题为例,课标Ⅱ卷“栉风沐雨的斗笠”、安徽卷“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大纲卷“亲情依然历历在目”是考查搭配对象不当,课标Ⅰ4卷“他们几家平分秋色”、课标Ⅱ卷“五六家分庭抗礼”则是搭配的数量出了问题,安徽卷“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得到解决”则是搭配时态出了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对成语搭配进行类化,如描写景象的:车水马龙、鳞次栉比、十室九空、哀鸿遍野、万人空巷等。  描写人物的:萍水相逢、日理万机、东山再起、不耻下问、对号入座等。  和诗文有关的:妙笔生花、一挥而就、

6、洛阳纸贵、倚马可待、含英咀华等。  和音乐有关的:穿云裂石、六马仰秣、石破天惊、回肠荡气等。  此外,记住不带宾语的成语:司空见惯、漠不关心、求全责备、视而不见等。  注意一些重复的搭配:“难言之隐的苦衷、显得相形见绌、浑身遍体鳞伤、许多莘莘学子、至今还记忆犹新、居室蓬荜生辉、人民生灵涂炭、生活安居乐业”等。  三、语彩细品  成语的感情色彩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013课标Ⅰ卷“振振有词”、辽宁卷“让梨推枣”、大纲卷“处心积虑、求全责备”等都是从成语的褒贬色彩立意命题的。根据考查的几率,帮助学生归纳为三类。  褒义的:凤毛麟角、

7、叹为观止、有口皆碑、高屋建瓴、空谷足音、如数家珍、逢人说项、功高不赏等。  贬义的:坐而论道、闭门造车、前呼后拥、暴虎冯河、翻云覆4  雨等。  两用色彩的:噤若寒蝉、扶摇直上、曾几何时、今非昔比等。  这样,在备考复习中,学生就能掌握一定量的成语,在考试运用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排除干扰项。  四、语境细览  成语能否正确运用,除了自身意义外,其所在语境也常常影响其正误。在备考复习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首先,记住一些只能放到否定句中的成语:善罢甘休、相提并论、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  其次,掌握一部分谦敬辞。敬

8、辞有:鼎力相助、玉成其事、高抬贵手等。谦辞:不情之请、绵薄之力、姑妄言之、请教方家、敝帚自珍等。  有些成语,因为写作者运用的语境的特殊性,也可用于自谦,如:“雕虫小技”可指“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问道于盲”可以比喻对方向自己这样一无所知的人求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