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

ID:31175317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_第1页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_第2页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_第3页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_第4页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我国改革收费制度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脱贫。高校辅导员,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和扩大贫困大学生固有的积极精神力量,塑造贫困大学生积极健全的人格,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方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2、:1002-2589(2013)35-0327-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贫困生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救助多集中在经济层面,而贫困生因贫困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自卑、脆弱、抑郁等心理方面的困境,更会妨碍其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帮助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使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心理贫困”的表现  贫困生中不乏积极乐观、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优秀者。但多数贫困生容易出现“心理贫困”。所谓“心理贫困”,是指大学生由于经济、学习

3、等各方面的压力所导致的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面变化[1]。“心理贫困”7不完全等同于心理疾病,只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问题,由于错误认知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心理贫困”主要表现为。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们在长期的自我认知基础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偏差,是个体在自己心目中形成的一种不良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象。有自卑心理的人,自我评价低,胆小怕事,自我封闭,敏感多疑,容易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2]。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产生自卑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贫困。其次,见识及能力上的

4、不如人,也容易使一些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  2.自责和愧疚心理  贫困大学生,有的来自偏僻落后地区,有的兄弟姐妹同时上学,有的亲人患病,家里经济负担都异常沉重。上大学需要支付高昂的学习费用,这让贫困生因自己不能自立反而要加重家里负担而心里充满了自责和愧疚。他们中有许多选择去做兼职,以减轻家里负担;与此同时,又想取得较好的成绩让含辛茹苦的父母得以欣慰。鱼和熊掌常难兼得,由于精力有限,或由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贫困生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个别贫困生甚至出现了“挂科”。贫困生一般承载着较高的家族期望和

5、自我期望,成绩不理想,他们会更加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父母;越自责、愧疚,精神压力越大,成绩越不好,如此恶性循环。自责和愧疚心理发展下去就会变成抑郁和焦虑,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3.人际交往障碍7  因为自卑等原因,许多贫困生沉默寡言,胆小内向,不愿或不敢和人交往。人活在社会关系中,只有爱别人,同时也被人爱,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拥有人生的幸福。富兰克林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不良,会使贫困生心生苦闷,时间长了,会变得性格孤僻和行为怪异,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6、  4.依赖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有时间也不去做兼职,而是一味指望社会、政府、学校的资助。一项调查表示,31.9%受访的大学生认为减免学杂费是对贫困生最好的资助方式[3]。这种“等、靠、要”的思想对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很不利。  5.自暴自弃心理  有些贫困生,面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不是寻找有效办法解决,而是意志消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那些天天逃课,泡在网吧里的学生就是这类贫困生的典型。  此外,贫困生的心理贫困还表现为忌妒心理、虚荣心理、粉饰心理等等。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新方法  

7、积极心理学是关注幸福与力量的学问。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人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基于此,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这种潜在的能够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上,通过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生活快乐幸福的人。7  笔者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长期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以雷锋为榜样,培养贫困大学生像雷锋一样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贫困大学生

8、像雷锋一样的积极精神力量,塑造贫困大学生像雷锋一样的积极健全的人格而使贫困大学生最终摆脱心理贫困。  1.教育贫困大学生像雷锋一样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雷锋精神的内核,是雷锋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动力之源。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贫困生成长成才的指引,顽强拼搏的动力,心理脱贫的法门。习主席最近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