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

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

ID:3117617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_第1页
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_第2页
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_第3页
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_第4页
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的探讨  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班主任得通过多重角色撑起学生头顶的一片蓝天。无论哪种角色,都是同一的形象。无论怎样的相处,都是在同一片蓝天下。班主任用自己的爱心打造的,便是学生的天堂。  一、一个标志性的形象  班主任是集体的一份子,并且应该努力成为众心的归依。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自己作为他们心目中的集体形象的代言人,是最初的成功的关键。  学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更新快,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是挑剔却善意的一群,他们有时无法完善自我,却苛刻地要求老师是一个完人。然而,这仅仅是因为:在求知的

2、道路上,他们把老师看得比父母更重要。所以,为着这一个单纯而执着的期望,他们的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复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在所有的老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作为一个个体,班主任可以有很多缺点或弱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很正常,但是却不足以被学生接受,不足以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因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是谁也无法引以为傲的。规范自己的言行,赢得学生的认同,并不是虚伪的掩饰,而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是德行之列。为人师者,本也应以此为先。  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认知上的“先入为主”5的心理作用。在社会心理学中,它被称为“首因效应”,为以后的交

3、往打造着一种“心理定势”。然而,这一印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班主任应该尤其注意自己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并且用自己最美好的德行不断填充这一印象。从仪表到谈吐举止到人品素养,都是不容忽视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漂亮或帅气,但至少可以从容大方,让人赏心悦目。不是每一个人都伶牙俐齿,但至少可以严谨而掷地有声,让人心服口服。然而,即使原有的印象很好,相处时间久了,仍然会呈现一些问题或出现疏漏。这时,敢于面对问题承认错误也同样会赢得尊敬与认可。有一次自习,我在教室内巡堂,由于疏忽忘了关手机,结果在安静的教室内响起了不安分的铃声。我手忙脚乱地冲出教室,身后是还未反应过来的惊愕的目

4、光。在第二天的课前,我又一次提起了这件难堪的事。因为在集体之中,任何一个因私而影响他人的人都是损害集体利益的,所以我诚挚地向每一个人道歉。本来我是很不好意思的,但看到那些微笑,听到那些掌声,我突然意识到:学生对班主任期望是很高的,也是很宽容的,所以我不应该让这些宽容的学生们失望。  其实,之所以要全力塑造好这个标志性的形象,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将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学生最在乎的赞赏与批评必定是来自他钦佩或欣赏的人。当班主任被学生们认同为心目中标志着美好和高尚的形象时,许多时候便可以不怒而自威,许多道德观念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深入人心。  二、一个永恒的宽恕者5  学生

5、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班主任从心理上对学生的宽恕。也就是说,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都不能造成自己对某一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他的转变与进步。  我曾是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踏上这方讲台的,我曾经认为一所省一级中学的学生都该是自尊上进、自觉勤奋的,那是因为我还生活在象牙塔中。如今,在每一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时地接触到迟到的、上课睡觉的、不完成作业的实例,一桩桩一件件,说是对我一次次的打击绝不过分。然而,因着曾经美好的憧憬,我对每一个学生依然有着一份执着的期待,尽管有的在当时看来不过是一种幻想。这种思想,曾被我的学生称为单纯幼稚

6、,然而正是这种单纯的期待换来了“满不在乎”的学生的悔过,赢得了几近于“顽固不化”的学生的转变。有句话叫“无条件地相信难以置信的事,才是真正的信任”,同样,无限次的原谅、永恒的宽恕,才是真正的宽容与理解。  老师的宽恕,是书山学海上温暖的阳光。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犯错,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个时候,应该表现为一种永远宽恕的心态。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让教师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从而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为了回避犯错后受到的严厉批评,必然停止错误行为,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错和应有的正确行为是什么,弄不好可能钻牛角尖,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因而有必要使学生充分认识

7、自己的过错,并留心其情绪变化,积极进行疏导,帮助其尽快走出误区。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生活在挨批评或受歧视的阴影里,才可能逐渐培养起自信心与上进心。5  师生相处,是一种缘分,自有其情分在。事实证明,学生毕业多年以后,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班主任。就凭这一份牵挂,作为他们成长见证人的班主任,有何理由去为他们的少不更事而耿耿于怀呢?  三、一个特别的朋友  既为“朋友”,便不离善意的相处。所谓“特别”,便是比与学生同龄的朋友更成熟之意。一个朋友,容易让学生亲近;一个特别的朋友,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