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ID:3117666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课堂,传统的问题主要是依赖老师来进行解答,同时其知识点是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其进行改善,通过贴近实际生活的、更直观的案例来引入知识点,给学生预留了更大的思考和讨论空间,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得案例教学法更具有优势,也是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等的新变革。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情境;教学观念;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到底有哪些优势,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应

2、用,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与生活结合,创建教学情境4  课本上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才是目前化学教学达到的最良好效果。例如,在讲述硫、二氧化硫、硫酸、硝酸等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酸雨这个案例。通过一个关于酸雨的新闻报道向学生提问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呢?然后给学生播放关于工厂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视频,让学生们思考这些排放的污染物进入空气和云中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再给学生展示酸雨过后对农作物、建筑、人体的危害。最后引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学生便能掌握相关的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反应生成了硫酸等。从酸雨造成的危害中还能引申出建筑被腐蚀的原理,建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那么硫酸是如何腐蚀到这些建筑的呢,通过一些提示和引导,试着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这个化学方程式,增加他们的印象。通过酸雨一系列的危害倡导学生要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提出如何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降低燃煤的含硫量,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等,采取一问多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对化学的兴趣,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

4、学生参与思考,并根据一些已有的概念来认识到所应掌握知识点的内容。  二、通过科学实验,创建教学情境4  书本上一些抽象的实验原理很难通过语言来讲活,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充满心理活动的学生,因此,枯燥抽象的实验原理和图片很难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设计一些更为直观的实验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易接受的平台。例如,在讲述金属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盆清水、镊子、几小块存放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将金属钠置于水中,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

5、结束后往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其次向学生提出为什么钠会在水面上游动,产生了什么气体,最后溶液为什么会呈碱性,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汇报成果,最后说明实验原理,钠的密度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产物呈碱性,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得出钠与水反应这一性质、现象、化学方程式,并可以引申到如何验证氢气、氢氧化钠的性质等。又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之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时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准备50毫升的黑豆和50毫升的小米,让他们混

6、合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观察到小米进入黑豆之间缝隙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了,通过宏观的观察将微观的反应解释出来,学生便能理解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融合后体积就变小了。  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可以形成一个更为良好、和谐的氛围。在设置案例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在具体实施上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理念。这点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内涵,在讲课过程中幽默诙谐,同时又具备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深入浅出,对于这些初

7、中的学生来说是具有诱惑性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使他们学到了化学知识。比如,我们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硫酸钡、硫酸盐酸、三氧化硫和碳酸钙的特性,这些中哪些是电解质,我们不用死记硬背,要根据这些物质的特性去分析硫酸钡溶于水时不导电,但熔化时能导电,是电解质,硫酸熔化无水硫酸时不导电,但溶于水时能导电,是电解质,盐酸不是化合物,不存在无水盐酸,不是电解质,三氧化硫熔化时不导电溶于水时起导电作用的离子不是三氧化硫本身电离,不是电解质,碳酸钙溶于水时不导电,熔化时已分解,但碳酸钙是离子化合物是电解质,因此,这些概

8、念的记忆需要理解着去记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运用。4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以上只是笔者较为常用的方式,不论什么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将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角,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直观有趣的案例来展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风、灵活的教法、风趣幽默的语言、和颜悦色的表情,都可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使学生很愿意接近老师,充分开发学生动脑动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