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

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

ID:3117791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_第1页
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_第2页
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_第3页
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教学  (宁晋县第三中学河北宁晋055550)  文言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做法是提倡字词讲解(当然,这是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必要的学习过程)。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文章的整体阅读和对内容的分析。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如果依然沿袭这种死扣词句的教法,就会造成投入多、收效微的不良结果。直接危害就是在高考最后综合复习阶段和正式高考中出现知识网络断层,理解只言片语,只有词句概念,却无整体印象。对此,我做了一些改革尝试。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我认为所谓“整体”既是指对高中阶段文言文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整体了解,也是指对文言文篇目教

2、学的通篇掌握,还应该指对学生整体实际的分析和把握。所谓“重点”,就是按双纲要求,每年有侧重,三年三大步,年年有提高。文言文的基本篇目共二十篇、分散于高中六册课本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要求得非常具体、明确。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兼顾双纲,重在考纲。  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总体要求并不高。即“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所考文段也大多为夹有简单议论的记叙文,“浅易”4应该是与教材内容相当的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同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为松散。多为常用词和常用句式,多选先秦散文和与唐宋八大家风格相近的文章。基于以上认识.在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的前提下,可统筹安排,力求做到:紧扣教材

3、,兼顾课外,难易结合,循序渐进,从知识、能力、解题方法和应试心理等方面为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步:高一,稳妥过渡。这一阶段,学生刚接触篇幅较长、内容繁杂的文章,象《廉颇蔺相如列传》、《赤壁之战》等。如果依然沿用原有的方法,逢词必问,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应从认识上、学法上进行转轨教育,可采用分段分层分散难点的方法,就局部或段落做必要的引导。重点抓实词、虚词,重点讲解文言句式,强化在此基础上的整体意识。如:这一部分或片段讲了什么内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之处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有意识地提出来。并做出简单归纳分析,每讲完一课都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附录。按类别分

4、条理独立完成重点内容的归纳总结,主要用意就是要在这一阶段指导学生完成对知识重点的认知和积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分散难点,稳妥过渡。  第二步:高二,逐步强化。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三种常识――4文学、文化和文体外,还应引入综合分析及整体把握的意识。这种意识可归纳为四个字:人事点巧,即:在读一篇文言文或一个文段时,一要看清文中写了什么人;二要搞清文中写了什么事;三要明白态度和观点;四要弄清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这一阶段一定要强调扫除文字障碍和阅读分析同步进行,克服讲解字词和分析阅读两张皮的弊病,尽量减少由于过多纠缠字词

5、而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内容的时间。争取在首次接触文章时就能明白一个问题: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先了解大意。不受个别字词的干扰;然后进行据义定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内容的重点筛选提炼;最后弄清态度和看法并做简单分析。通过整体阅读要让学生明白,文言语段的分析,即使个别词语只是“以意会之”,不甚准确。但它不会影响对重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田为在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由于过分强调“字斟句酌”。一处搞不懂,直接影响阅渎下文的信心。如乌云笼罩,挥之不去;或者是一遇不懂。就看解释、翻字典、问老师,缺乏必要的独立析和鉴别比较。在这个时候.老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先

6、做到大致读懂,然后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去贯通和沟联,最后再靠字典或老师加以证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过多纠缠一字一词也能了解文中主旨,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就如同进入了一个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即使有些难词难句,只要稍花力气也就迎刃而解了。除此之外.还可把《邹忌讽齐王纳谏》、《记王忠肃公翱事》等自读课文设计成练习。课上进行思路、方法指导,课下完成相应的归纳总结:趁热打铁,再选择那些难易相当的课外文段强化训练,迁移知识和能力,抑制学生的依赖心理,在循序渐进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第三步:高三,提高难度。这里所说的“难度”4是指比教材略有难度而又符合高考的水平。根据我

7、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有在高三综合复习阶段采用的文段,都要慎重选择。可以遵循以上三点原则:第一要选典范;目前的各种复习资料、综合练习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作为教师要精心选择,严把质量关,力求练有收获,练有提高。像汉代的历史散文,唐宋名人名文以及与此风格手法一脉相乘的后世散文,每节课都要目的明确,避免无的放矢。第二要成阶梯:将准备使用的文段按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标准分类分等组织好。训练有条不紊,感觉渐入佳境,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无序,杂乱无章。第三要有阅读量:高考的趋势是难度不大,阅读量大。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文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