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ID:3117827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首先,创设有趣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注重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精心设疑质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105-01  兴趣是指个体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学生的数学兴趣就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数学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产生愉

2、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这种状态是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时期。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小学生对于一切都存在着新奇感,感到一切活动都那么有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有趣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5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

3、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否”学习,更要重视的是学生“是否喜欢”学习。例如,在讲《字母表示什么》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会接着唱吗?”学生接着唱道:“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非常好,那么n只青蛙该怎么唱那?”学生一下活跃起来,唱道:“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把数学知识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这首有趣的儿歌,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又如:在教小学一年级的“

4、小猫吃鱼一课”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带一枝铅笔。上课时教师可以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分铅笔”然后依次把铅笔分给学生,每分一次问学生“给xxx一个老师手里还剩几支?”让学生数。直到铅笔分完。最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有没有铅笔了?”学生回答“没有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认识“0”这个数字了,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是最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5、获得知识,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剪剪,拼拼,议议的过程中,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正体验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作用。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引导学生质疑,建立正确的思维,还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判断正误:①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②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一个三角形的底8厘米,高4厘米,它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④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与它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放手学生去研究探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我

6、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物素材(乒乓球、皮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各种包装盒等)。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摸一摸,玩一玩。然后问学生:“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那这些东西里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随即对学生提出要求:“那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学生马上动手操作,进行分类。各组分完后,组织学生交流:“你们小组把物品分为几类?是怎么分的?”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给它们起名字(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形状的物品,它长什么样?引导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特征,帮助了学

7、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动手操作,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使学生享受到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更乐于学习数学新知识。  三、精心设疑质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学生因为对某些现象觉得奇怪,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可能将学生的思维状态进入到“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如:教“5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可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并进行基本练习后,出示下面两

8、道题:①1050÷25=②3500÷125=。教师指出这两道题直接口算是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同样可以很快地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