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

ID:3118163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_第1页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_第2页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_第3页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_第4页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特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初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本文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以下简称《测量》)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体验式、自主建构式、合作互动式、评估交流式等设计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1情景体验式  以物理科学发现史的

2、学习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理念中提高物理科学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测量》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单位的必要性,安排了“活动1”:首先抛出问题“能否通过目测,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哪个更长?”,在学生做出初步的判断后,适时提出“在不用尺的前提下,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的结果?”,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当堂就有很多学生想到了各种不同的办法,如:有的学生选择用手的“一?”来比较桌子的长宽高,看看长宽高各有几?,然后对比证明,其余的学生有选用一支笔的长度,有选择书本长度的,有

3、用一段细线的……5.学生们思维活跃,各显神通都完成了证明的任务.此时,学生基本都感受到要比较不同的长度,需要找寻一个标准量,然后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实现.接着教师刻意地找出三位同学,让他们都选用“一?”的方法来比较长度,结果一位同学长有3.5“?”,一位同学是4“?”,还有一位是4.5“?”,让学生发现这个标准量,由不同的人来使用,就缺乏了可比性,于是急需一个公认的标准量就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单位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道路,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

4、程.学生通过情景体验式的探究获得的知识,可以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扎实,更容易在新的情景中去运用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还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  2自主建构式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在《测量》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主要通过安排学生认真阅读书本上“信息快递”的内容,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自主学习.学生看书的同时,

5、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了精心选择的三个题目,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该如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图1的设置很具有迷惑性,刚开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2是正确的,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用刚从书本上学到的使用方法来逐条对比,看看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当所有的目光聚集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5这句话上的时候,教师再将实物的厚刻度尺展示在大家的眼前,让所有的学生彻底理解2为什么是错的.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会放”这一操作的具体含义.  图2的设置毫无悬念,学生一眼就能判断得出,然后由学

6、生说出“会看”的正确做法是“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图3通过读数训练让学生加深印象,选项A、B、C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读的要领“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选项D的设置,很显然是要让学生“会记”.  本节后面“秒表正确使用”的教学设计,也采用了相类似的教学方法,教师为每个实验小组提供了一份秒表的说明书和一块秒表,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自主学习,掌握秒表的正确使用,包括:会看量程、分度值;会区分大圈小圈数字的含义;会准确的读数等,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更好地增强了

7、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事实证明,物理学的很多知识并不一定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借助其他们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为将来自主的学习打好基础.  3合作交互式  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

8、手、动口.5  在《测量》一课的教学中,设置了特殊长度测量这一环节,在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后,教师进一步提出,如何测量物理书本上一张纸的厚度?问题提出后,学生以6人实验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人多力量大,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得出了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方法,测出N张纸的厚度H,用厚度H除以纸的张数N,基本测量原理确定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讨论激烈,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很快就完成了合作测量.并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事实证明,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