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

ID:31182789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_第1页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_第2页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_第3页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_第4页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问题的研究  摘要:次贷危机使人们开始注意到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国际社会开始希望通过更加严格的立法来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在构建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制度过程中,不仅要对评级机构恰当定位,对评级程序和信息披露的规定进行科学设置,还应重视建立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制度,以确保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法律监管  一、信用评级机构概述  (一)信用评级机构概念  信用评级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中介机构,法律上目前并没有对信用评级机构做

2、出统一明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是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定义:"信用评级机构"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任何人:(1)在网络上或者通过其他容易获得的形式免费或者收取合理费用,从事发布信用评级的业务,但不包括商业信用报告公司;(2)采取定性或者定量的模型,或者两者相结合,以确定信用评级;(3)从发行人、投资者,或者其他市场参与者分别收取或者兼而有之地收取费用。  (二)次贷危机反映出的信用评级机构所存在的问题  1、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地位模糊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6  法律地位模糊导致评级收费模式必然存在利益冲突

3、问题。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利用信用评级作为金融监管的一种手段。然而,随着信用评级机构的优势地位和市场声誉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官方权威性,使得信用评级由最初的免费转为向受评对象收取评级费用。这种收费模式必然会导致其与投资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利益冲突,也必然会使信用评级机构为了商业利益,对于发行人提供的数据不恰当的审查,这就使信用评级结果丧失了中立性。同时由于法律对信用评级机构定位的模糊,加之信用评级自身的独立性专业性,使得信用评级机构自然而然的拥有了强大的垄断地位,这无疑都是不利于投资

4、者的。  2、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存在问题  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其评级预警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评级结论朝令夕改的现象,动摇了全球投资者市场的信心,同时也反映出了监管部门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不到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效的。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缺失、利益冲突未能得到有效的防范、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信用评级机构是否以及如何对投资这损失承担责任?这些无疑都是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采取措施,尤其是要完善对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  二、国际社会信

5、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制度的新发展  (一)美国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改革6  2006年9月2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确定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唯一有权授予NRSRO资格的部门,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实施登记制,列明SEC的监管职责、履行和NRSRO的义务及从业守则。2007年,证券交易委员会从NRDRO的注册申请、利益冲突、禁止行为、信息披露、重大非公开信息、档案保存六方面做出对国家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进一步规定,至此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框架形成。但同年,次贷危机爆发,而对次贷产

6、品的"信用评级机构评估缺陷"被视为了"主要的可能原因"。于是,2010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得--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这部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该法案提出在证券交易委员会内设信用评级办公室,作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部门,强化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控制,增加了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该法案对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其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促进评级行业的合法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二)欧盟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新发展  欧盟成立以来,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监管信用评级机构,次贷

7、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促使欧盟加快了对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2008年12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欧盟委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建议对信用评级机构加强监管,拟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实施相同的监管方法。该法案规定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组织规则、行为规则、评级发布的条件、信息披露,明确了监管机构的相关权利等,主要从保证信用评级机构实际独立性和避免利益冲突的角色出发,加强对享有垄断优势的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和惩罚力度,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然而就在2011年11月10日,标准普尔6错误地发布了法国降级的消息并引发了金融市

8、场的动荡后,欧盟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不满情绪更是达到了顶点,并在几天之后出台了新的立法建议,进一步加强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框架。新的立法建议在延续现有立法的基础之上,要求加强对主权评级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做出自己的信用评价而不是完全以来外部的评级,并首次提出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责任。  三、法律责任问题  (一)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公司之间存在着合同关系,而投资者需要信用评级机构的专业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