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立骨,“伤”及全篇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

ID:3118316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_第1页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_第2页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_第3页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_第4页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字立骨,“伤”及全篇  《伤仲永》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传世名作,它以极其精炼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一个旷世奇才的陨落之路。纵观全文,没有一句是抒发情感,更无一个“哀”或“伤”之类的文字,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哀伤。  一、寓“伤”于题文章题目是“伤仲永”,题目中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这一“伤”字是全篇的文眼,是全文的“神”,也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伤”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层意思是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层意

2、思是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  二、寓“伤”于父仲永哭着要书写工具时,方父在惊讶之余,还是从邻居家中借来书写工具满足儿子奇怪的要求。仲永写的诗,作为“世隶耕”的他自然无法理解,也更无法认识仲永天赋才华的价值。从“传一乡秀才观之”的盛况中,在仲永“指物作诗立就”的情形中,他隐隐觉察到仲永的不凡。后来,父因子贵,这个长期受人漠视的农夫,成了“邑人”的上宾,享受着“邑人”5礼遇和奉承,至此,他才切实感受到儿子给他带来的尊崇地位。等到有人拿钱来买仲永的诗,原来麻木迟钝的方父立刻

3、嗅出了其中的金钱气息。试想,儿子题写一首诗就能获得金钱,这较之他先前起早贪黑的辛苦劳作来,那不啻于从天而降的馅饼。于是,仲永成了他的摇钱树,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他做出“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愚蠢之举。至于仲永的前途,这位贪图眼前利益的父亲从来就不曾考虑过,因为他那荒芜的大脑早已长满了金钱的杂草。就这样,方仲永――这位百年难遇的天才,毁在这样一个愚昧的父亲手中,着实让令人哀伤不已。笔墨之简省,以致于难以再删一个字。  三、寓“伤”于人仲永的天才,愚昧的方父难以认识到,可是“邑人”应该是认识到了。不然,就不会有“一乡秀才”传观仲永之诗

4、的盛况,也不会有众人“指物”,仲永“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的佳话,更不会有“或以钱币乞之”的举动了。然而,透过“秀才”“邑人”的举动,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仲永的关注、称赞,仅仅是出于一种好奇。“秀才”们之所以“传”“观”仲永之诗,是因为一个五岁农家小孩,从未见过书具,居然能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诗的内容还能“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就更了不起了。“传”“观”二字写出“一乡秀才”对仲永的惊讶、评定,但他们并不确信,于是“指物作诗”来对仲永的才华作进一步的验证,而仲永写诗不仅“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这样就

5、充分地满足了秀才们的好奇心,因而他们给予仲永极高的评价。可是,一旦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们也就对仲永置之不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仲永只不过是他们言语间的一个谈资,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对仲永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也没有一个人出来指出、纠正方父的愚蠢做法。有文化、明事理的“一乡秀才”尚且如此,至于那些见识一般的“邑人”5就更不可能充当这个角色了。他们能做的只是推波助澜,对方父“稍稍宾客其父”,对促永则“以钱币乞之”,正是这种追星捧月般的行为,催生了方父的贪念与私欲。从这个意义上看,“秀才”的猎奇,“邑人”的追

6、捧,把仲永这个天才,推上了泯灭之路。  四、寓“伤”于己当然,从一个天才到最终的“泯然众人矣”,仲永自己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五岁时,“未尝识书具”的他,竟然“忽啼求之”,表现出对文化的强烈渴求与倾诉欲望。后来,随着名声的显赫,他终日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之中,渐渐失去了天赋的锐利。面对“不使学”的错误之举,如果说五岁的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可是到他十二三岁时,作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了,按理,这时的他应该拥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能力,可我们却未见他提出学习的要求,这与五岁时“啼”“求”有着天壤之别。直到他长大成人,我们也未看

7、到他提出学习的要求。他错过了学习的大好时机,使自己超人的才能衰退以致于丧失殆尽,与他迷失在众人的肯定、赞美中不无关系。  五、寓“伤”于叙课文依次叙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五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从而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暗示其前途无量,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而写其父的贪利之举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

8、“泯然众人矣”,则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状况,引人深思,道明了“伤”的内容。这样处理,清楚地体现“伤”5的含义,内容集中而主旨确然。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方仲永的不幸经历就是一场悲剧,虽然作者只是平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