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ID:3118399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_第1页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_第2页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_第3页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_第4页
资源描述: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几个渔人、一个瓶子、一张纸片、几行文字,直逼人类思维的尽头。  救助或不救助?理性判断或感性体悟?科学的知识解释不了的,宗教的奥义就能明断?  渔人面对的问题太严重,困惑和迷茫压得他们欲辩而不得。从人性与知欲本能出发,他们想象着这位未曾谋面的人类兄弟在荒岛上是怎样生存,怎样坠入绝望,怎样悲惨地死亡。这种推测必将勾连起对同胞的怜悯。而对别人命运的揣测之后,便是对自己未知命途的恐惧。黑暗惨绝的经历既然会发生在他者身上,为什么不会成为自己的终结方式?彻骨的冷意从齿根蓦地弹出,生命之中藏着对非理性、非常识的恐惧。  再从理性知识去认知。全部的信息就收纳在一个漂

2、流瓶与一张小纸片中,甚至不能复原真相最简单的轮廓。身份未知、地点未知、时间未知、生死未知。没有逻辑,不能判断,超越了可知。或者像第三个渔人一样跳脱常识,用哲学推演,不会太晚,因为何时都有可能;不会太远,因为每处都在发生。不知那人的方位,其实亦何尝知道自己的方位?甚至可能,呼救的人就是自己因为精神盲点而不曾认识到的自身……一次偶然,勾出渔人,不,是人类骨子里的冲突。自幼时便形成的绝对的认识秩序被打破了。彻底的模糊让他们洞见自己的无知苍白。走到思维的尽头,渔人不安,读者悚然,寂静落下,混乱开始。4  那么干脆脱离此间,以彼岸的高度来俯仰人世。该去拯救吗?该选择无声吗?末法时代,

3、人人迷茫。科技祛魅的现代世界,上帝已死,信仰崩塌。天下承平,人们信奉超自然来消遣无趣的光阴。世教凌夷,暴力恣肆,戾气横行。佛教净土早已布满灰尘,铜佛、木佛、泥佛;梵音、佛乐、法帖欺谩世人。真佛从精神世界里消失,小乘佛法依稀残留在俗人对前代大师隐士的记忆里。度己无力,何谈度人?天荆地棘,个体尚不能开悟得救,又怎能苟求其人?撑一叶小舟,寻一片孤岛,载回一颗或许早已枯槁无救的心灵?此岸诸事无了,彼岸一片苍茫。  够了吧!在思想的极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太久。渔人的故事,只是无数引人困顿的寓言中的一个。有太多的谜团,我们太想解开,却发现未知的事情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苦厄,

4、最后是一无所知。  应该知道,我们一定会遇见的问题未必不可回避,不可回避的问题未必一定能解答。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人太骄傲了,总以为理智之剑能够破除一切魔障,逻辑的刀锋能战胜迷幻的妖魔。认真对待生命的人定会省察生命,但是省察生命不等于穷尽生命。  当我为了追求最高的真理而走遍了世界,却发现自己竟从未走出脚上的一双鞋。既然精神必须依附着形骸,否则将灰飞烟灭;既然我们必须向尘世汲取资源,否则将从云霄落入深渊,那为什么还要用痛苦的泪水去洗刷必须沾染的凡世尘烟?为什么要用熬干生命得到的鲜血去浇灌永恒的死茫空间?为什么如此执着,宁愿让此岸的无比真实与彼岸的虚幻梦境将自己撕裂!  

5、我也是一个严肃对待生命的人,我也备尝思虑的困扰与辛酸。我也设想抛弃肉体,让灵魂自由驰骋在天际云端。4  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我向人生发问,由我救谁退至谁救我,再至救己度人。退而再三,仍未有正解。为了找寻生命的意义,为了参透宇宙的不变真理,我进入文字,又从文字隐遁到哲思,由修悟人事隐遁到历史之观,自觉已经隐无可隐,逃无可逃,痛苦煎心,却仍未得到答案。  所幸由于某种属人亦属灵的特性,我们最终定会与这个世界和解,就像从土壤的温厚中诞生的孩子,在一定时刻一定会渴望天的浩瀚轻盈。用死亡矫正人生,用宇宙洞察人生,是思想者跨越不了的宿劫。然而如果为了迎接最后的虚无,为了满足本质自私的求

6、知欲,便对世界无动于衷,弃子女丈夫的家庭责任不管,抛忧患尽责的社会担当不顾,这就不配叫做对生命的敬畏,而只是对生命客观实在性的逃避。  所以,迷失的渔人必定会在寂静中任水波载他们回到岸旁的茅屋。屋里莼菜的清香扑面而来,化解了今日的沉重与劳碌;妻子温情的眼神使他们回到真实,回到人间。自己的意义、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坚守,应在这屋、这船、这家之中。偶踏歧途,他们认清了自己,看清了人生。  于是诗人也不再沉默,低低的苦吟变成了高亢的歌声。我走出思想的泥潭,诵着启悟后以热爱写就的诗篇:  末法无端意踌躇,殷勤问道伤心苦。  心血枯焦天不语,千愁万绪散西风。  抛却诗心清云上,热肠忧叹

7、老书生。  狼狈辛酸为哪端?性本不忍苟相全。  别竹辞花亦何憾?只恨平生志高远。  笔重神滞文章瘦,漫步卷牍自误久。4  应纵四合卷九州,俯仰人世任自由。  五蕴皆空我不转,一力移山救末俗!  (指导老师:李宏)  点评  作者从题目材料这则令人困顿的寓言,引发了对人类未知命途的无尽思虑,由此大胆发散思维,联想到人类智识的空茫、宗教信仰的虚无以及生命末路的宿劫,进而体味到虚构彼岸的存在与价值的虚无,最终认清了“人本”即是对待生命的严肃态度,即是度化身心走向无限自由的无上妙法。与其皓首穷经思索生命的意义,不如兢兢业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