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

ID:31187570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_第1页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_第2页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_第3页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_第4页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写结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读书不应该是个模糊的形式,还应该将收获提炼、总结出来,丰富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因此,读写结合的优势便彰显出来。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尤其重要。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

2、它为学生构建了对话的平台,若善于把握训练的时机,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随阅读教学,适时抓住说点,进行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7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的任务,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口语交际的最佳训练点,寻找语言训练的最佳结合点,使阅读课上的口语交际既符合阅读教学

3、的特点,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锤炼语言,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有条理地表达。  如苏教版三语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教学中,汤姆与父亲的对话部分,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汤姆心情的变化,体会汤姆放鱼时的无可奈何;然后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师生以表演的方式进行劝说(说明放鱼的理由)、反驳(不愿意放的理由);接着谈谈“规定”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不管……都”这组关联词来谈谈对“应该遵守规定”的理解。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会增强。当然,理由的叙述更要求学生在表达上具有条理性,强

4、化了学生锤炼语言的意识。  当然,口语能力的养成是靠长期坚持训练而成的,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适时地抓住说点,把各种对话练习的方式整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将来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  二、随文本解读,捕捉写点,进行片段训练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教学中,我认识到,要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解读。只有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作的空间,才能让学生乐于动笔。  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学生只会空喊“热爱祖国”7的口号,并没有深刻

5、的认识。在执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重点引导学生对比那位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态度变化;拓展阅读《一定要争气》,感受中国人不卑不亢、为国争光的气节。同时,在观看老电影《林则徐》的基础上学习《虎门销烟》,了解林则徐的伟大人格后再完成《我站在林则徐雕像前》的说话训练。学生便有了这样的经典创作:  如果不是您,中国人的钱财将继续被吸食;  如果不是您,中国人的身体将继续被侵蚀;  如果不是您,中国人的领土将继续被蚕食;  您是忧国忧民的中国人!  您是中国人的榜样!  如果您还健在,  您一定会挺身而出,为我们夺回钓鱼岛!  我们要向您学习

6、,向徐悲鸿和童第周学习,  做一名有骨气、有志气的中国人!  学生通过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和阅读《一定要争气》,感受到了他们的志气与骨气;通过观看电影《林则徐》,学生看到了外国侵略者的无耻嘴脸,看到了那些卖国贼的可恶行径,更看到了林则徐凛然不可侵犯的一身正气,再加上钓鱼岛的事件备受中国人民的关注,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天真的童心便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根据课文结构和内容,寻找写点,学习其写作方法,进行仿写训练  学习书法要描红、临帖,学习绘画要临摹、素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写作也需要仿写。苏教版语文教材“7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学好语

7、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多样化。教材精选的篇目也为仿写提供了范例。  (一)写景诗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秋天》一文,是一首诗歌,全诗有七小节,分为三个部分。重点是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用“打滚”、“奔跑”、“轻轻涂掉”、“嚷着”、“穿”、“披”、“乐”、“笑”这些原本描写人动作的词语来描写秋风,这样一来把虚的东西写实了,把静止的东西写活了,更是把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描绘了出来。于是我在上课时,引导学生懂得,拟人化的手法让文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尝试让他们也学着诗人用拟人化的动词写一写秋风。根据第二小节的方法,我设计了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