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

ID:31195376

大小:57.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_第1页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_第2页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_第3页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_第4页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情境教学我校曾做了这样的调查:从教师方烦你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教学态度B、教师的风度C、教师的容貌D、教师的知识水平E、教学内容、F、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居首耍位置。从学生方面你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有A、学生原有的学业基础B学牛的学习兴趣C学生的学习习惯D学生的学习方法E学生的智力水平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居首要位置。创设教学情境,这是教师解决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关键。也是新课程中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生的学习一种是认知过程,一种是情感过程。对美术学科来讲,重直观,

2、重体验,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开拓智慧,会大大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是问题情景;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可以是角色表演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术作品的内容。还可以是现场模拟情景;故事情景;多媒体情景;即时情景等。总之在教材的基础上,观察、发现、探索、思考,激活教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探究、理解。满足学生的审美诉求和内在需要。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一、创设模拟的教学情境:课例1:美术作品的收藏与拍卖(现场模拟情景)教学思路:将《美术作

3、甜的收藏与拍卖》这节课设计成一节体验课。创设拍卖现场,学生以组为单位模拟各个博物馆或模拟拍卖角色,培养学牛对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牛关注现实,从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首先是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明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美术作品的收藏与拍卖”的知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提出:1、交流同学中有哪些收藏。(收藏共享----“自我认识”)。2、分组讨论收藏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可以赚钱,但是也有风险----“合作能力”)o3、如果我手里有20万元,我会如何选择

4、艺术品。(模拟为北京、湖南、辽宁、四川等曲物馆一一在情景中体验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体验拍卖现场1、模拟竟拍(了解拍卖会的必要程序促进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拍卖员说:我过了一把拍卖的瘾。知道了如何调动买家的积极性。公正员说:透明的公正的交易才能有拍卖市场的火爆。)2、拍卖会后的小结与交流:学生一起交流“我为什么选择这件艺术品”?在这里学生学会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评述,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反思与延伸:课堂上的内容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收藏丰富多彩(橡皮、邮票、史努比狗、钱币等),拍卖会跌跄起

5、伏。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从学生一阵阵的笑声中看到了他们在快乐中求知。学生休验了当拍卖师的自豪感。学生体验了当公证员的责任,学生体验了争先恐后竞拍名家名画的乐趣。学生说这样的课:积极、探索、互动、对话、思考、参与、交流,兴奋、放松、愉快。课后引起更多的学生关注艺术品拍卖市场。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牛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二、创设问题探究的教学情境课例2:马年说

6、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屮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马年说马》这一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多种方式“遍地找马”,从而提出本课的问题。学生提出屮国人为什么崇尚马文化?马通人性吗?马与自然的关系?马具冇哪些审美特征?龙马精神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设计面广,但,是零

7、零散散的,只有穿成问题串,才能构成一节课的主题。梳理后的问题是:1、关于马的美术作甜有哪些?2、艺术家是如何用艺术语言表现的?3、为什么马成为艺术家永恒的主题?4、为什么形成马的文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列问题开展了积极的探究。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注意力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开始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学生热烈的说马的典故,讲马的故事,争论马的习性与特征,思维开阔活跃,形成探究的课堂情境。以一个教学班53人为例,课前学生只有21人知道徐悲鸿的中国画《奔马》作品,11人知道汉代著名雕塑《

8、马踏匈奴》,28人解青铜作甜《马踏飞燕》,16人知道唐代著名的《昭陵六骏》及两三个画家。本课上完,学生熟悉了近十几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学生这样认识马:“俊美、雄壮、高雅、飘逸”,“从徐悲鸿的国画《奔马》作品中感受到“哀鸣思战斗,迥立问苍苍”,以马象征屮华民族不可侵犯的尊严。学生这样理解龙马精神:忠、仁、智、诚、礼、自强不息、勇往无前、任劳任怨……通过问题探究学习,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既:知识目标:通过在网上搜索有关马的画家及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