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

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

ID:31206076

大小:56.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_第1页
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_第2页
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_第3页
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_第4页
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明代大同马市分布及其特点摘要:大同马市是明朝政府为安抚蒙古右翼而专门开设的一种定期交易市场。明朝将防御蒙古视为重中之重,因而在“京师陵寝右翼”[1]的大同,选择马市地点更显重视。大同马市的选择,既要方便交易,同时也要达到防备蒙古的需要。本文就大同马市的分布及其特点作一探讨,请方家予以指正。关键词:明代大同;马市;分布;特点大同地区的农、牧民族的马市贸易在明代以前便已萌生,如后汉通交易于北单于、鲜卑,隋、唐与突厥、回鹘缘边置市,以金帛市马,宋与契丹置通市以通有无,等等。但对大同来说,意义更为深远的则是明期设立的

2、马市。特别是“隆庆和议”后,华夷兼利的马市在大同的普遍建立,并历五六十年盛而不衰,使得大同地区的民族贸易乃至民族关系产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本文拟对这一历史作一考察,借以探讨明代大同地区马市分布及其特点。一、明代大同地区马市贸易的兴起为了抵御蒙古族的南下,明朝沿长城设置了称为“九边”的九大军事防区,大同是其中之一。大同不仅是明朝同蒙古封建主抗争的战场,也是蒙汉民族互市贸易的场所。明代九边地区的民族贸易通称为马市。大同在明代中前期就已经开设马市,曾三开三罢。这些马市是时开时罢的官管市场,分别在1438年(正统三年)[2

3、]、1462年(天顺六年)[3]和1551年(嘉靖三十年)[4]设立和1571年(隆庆五年)[5]设立马市。穆宗之前的大同马市是明蒙之间官办的贡市贸易(其间间杂着战争掠夺贸易),后一时期马市性质发生变化,由官市过渡到民市。在蒙汉贸易中,民间自相往来的贸易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二、大同马市的分布大同马市的建立,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而时开时罢,不可能是平等互利的贸易活动。嘉靖、万历年间,蒙古右翼各部陆续定居下来,由游牧经济向农牧二元经济过渡。由于地广人稀,即使是粗放式的耕作,所谓“春种秋敛,广种薄收”,也逐渐摆脱了依赖内地

4、粮食维持生活的局面。蒙古地区农牧二元经济的并行发展,使明蒙的发展差距诸部缩小,为中三边“华夷兼利”的民族贸易创造了条件。隆庆议和之后,大同地区汉蒙贸易兴起,民市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其市场分大、小两种,大市每年仅开一次,参与互市的主要是蒙古各部的酋长及贵族。小市多设在各边墩堡旁,或在边地划定市场交易。这些小市的设立大约都在隆庆末年和万历初年。总之,大同镇有官办大市三处,另外有多处小市,具体的分布是[6]:三、大同马市分布的特点(一)从选址上来看,马市的建立遵循了“因地形用险制塞”(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在大同

5、北部横亘着阴山南麓的延伸部分,其间的山谷中分布有许多关口,主要分布在西洋河、御河、兔毛河等河河谷。在明蒙关系激化的时候,这些关口成为蒙古诸部,特别是右翼蒙古进犯大同的必经之路。由此明廷为加强这一地区的防御,修筑了大小两道边墙,和大量边堡,著名的“内五堡”、'‘外五堡”[7],以及得胜、破虏二堡。在双方和平的时期,这里成为蒙古封建主朝贡"往来悉经"[8]之地,特别是大同中路的御河河谷成为明廷法定的朝贡通道。因此,明朝在1550年在镇羌、宏赐二堡开设马市,1571年建立四城堡,作为专门的市场。(二)从东、中、西三路马

6、市数量的分布来看,分布明显呈现出不均衡的状况。在1438年(正统三年)大同设立马市后,瓦剌使臣只允许三百余人“叩关入贡”[9]外,余则在大同“缘途贸易”[10],这是随到随设的交易。因为瓦剌参加贸易的使臣'‘悉留居猫儿庄”[11],猫儿庄位于今丰镇市境内御河流域,当时仍是明朝控制着,因而此时马市市场位于镇羌堡附近。1550年,明世宗在“庚戌之变”后,迫于俺答汗的武力威胁,“开马市于大同镇羌堡”[12]。同时在宏赐堡也短期开设马市,并''抚镇移节弹压之”[13]。大同其他地方被严厉禁止的。1571年,明朝与蒙古利用

7、'‘把汉那吉事件”,实现双方在明代后期长期的和平局面,“边塞之军民乐业,即唐虞之世”[14]。隆庆年间明廷在大同设立大市三座,小市六座。同时复开嘉靖年间关闭的弘赐、镇羌二堡马市。以北东路所在的中路,设有大市一座,小市两座。大同东路主要是隆庆五年所设,数量不多,仅新平、守口两处,皆为大市。隆庆六年所设马市,集中于大同西路,都是小市。从大同马市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明朝开设马市颇有矛盾的心态。其一,马市的设立,是政治和贸易的需要,在交通便利,进行贸易活动较为方便。其二,出于保卫京师的需要,选择马市地点,远离京师,使明蒙

8、留有缓冲地带,以防蒙古骑兵借互市之机进行侵扰,或者是从事刺探情报的活动。大同东段的几处马市,数量少且多为官市,政府控制较严;而真正“华夷两利”的小市,不易管理,多设于西段。因此,无论是在地理交通上还是在军事防卫上,大同西路是互市的最佳区域。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贸易交流,新设马市只能向西布置,以防出现防卫上的漏洞。(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参考文献:[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