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ID:31206145

大小:67.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_第1页
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_第2页
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_第3页
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_第4页
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提要近年来,苏州市服务业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分析苏州市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解决策略。关键词:苏州;现代服务业;策略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紧紧抓住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两波重大历史机遇,一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位。人均GDP从1952年的126元发展到超过1万美元,按照国际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XX年金融危机使得苏州“三驾马车”中动力最强劲的进出口突然急转直下,最低谷时跌幅深达50%左右,苏州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一个十

2、字路口,下一步要走得更远攀得更高,要实现保增长促发展,就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演进规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下降,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并且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其支柱产业。发达国家正是由于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但是,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苏州的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不到40%,明显“短腿”。为此,苏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高科技引导的、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兴产业格局,是促进经

3、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目前苏州服务业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总体上升态势。197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呈“二、一、三”排列。1987年服务业占比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9::,呈“二、三、一”排列。此后,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到XX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2:。(资料来源:苏州统计局网站的《XX年苏州统计年鉴》)(图1)2、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根据苏州统计局XX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截止到XX年末,全市城乡从业人员

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万人,第二产业万人,第三产业万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为::。(图2)3、对外开放不断扩大。XX年新批服务业外商投资项目523个,注册外资亿美元,增长%,实际到账外资亿美元,增长121%,占全部注册外资和实际到账外资的比重分别为%和%。投资领域由传统领域扩大到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其中科技服务业和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实际到账外资分别增长倍和倍。4、新兴产业亮点频现。服务外包产业初具规模,已拥有1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3个省级基地城市、6个省级示范区。软件、动漫、第三方物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等方面服务外包企业约有

5、500家,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全市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吸引入驻企业近万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以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张家港保税物流区和苏高新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的“一园二中心”保税物流格局初步形成。二、当前苏州服务业存在的问题虽然苏州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地区经济越发达,其服务业所占份额也就越高。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XX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但这一占比大大低于71%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

6、于发展中国家45%的平均水平。这与苏州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相比形成较大反差。2、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呈现的主要特点:服务业主体结构改变较慢,结构能级提升缓慢。从内部结构看,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服务业发展滞后。在服务业内部,以XX年苏州为例,各行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度依次为: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

7、储业(%)、住宿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兴服务业的贡献份额总体规模小、比重偏低,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服务业结构。苏州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特别是批发零售餐饮业比重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还不够发达。房地产业比重偏大。XX年,房地产投资占服务业投资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