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

ID:31214043

大小:68.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_第1页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_第2页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_第3页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_第4页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初中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综合测试题(四)(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0分)题号—二三四总分得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印度洋大海啸将斯里兰卡沿海许多村庄为平地,各国民众慷慨解囊,自发开展了捐款震灾活动。①y②改为2.按要求填空。(4分)①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O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I③《与朱元思书》中,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表现富春山的魅力、又抒发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是//④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句抒发理想报负的古诗词:,O

2、3.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这首诗,回答问题。(2分)观书有感朱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比喻什么?你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中得到什么启示?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他对教师的赞美和敬意: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2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生不知何许人也,亦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树因以为号O闲少言不慕荣利O好书9不求甚解;每有意便欣然忘食。性酒家贫不能常得O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

3、之••造饮辄尽,期必醉O既醉而退,曾吝情去留O环堵萧然9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瓢屡空9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怀得失以此自终O: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俸呼?衔觞赋诗,先柳读嗜而不箪忘赞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亲旧知其如此()②期在必醉()••2.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好读书,不求甚解。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2分)4.五柳先生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二

4、)曾子杀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曾子妻之市()②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反()④特与婴儿戏耳()10・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译文:11.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3分)三、现代文阅读(45分)(一)不过,这种创

5、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

6、,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究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2•他是怎样分析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这一问题的?(3分)13.加点的“这样〃指代什么?(3分

7、)14・如何理解“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3分)15・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3分)16・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3分)(二)“心病〃的原因①马加爵案发生后,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问题备受关注。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障碍的多发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马加爵从小性格孤僻,没有什么朋友,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他的个人兴趣就是上网,经常浏览一些宣扬色情、暴力的网站。"马加爵的同学们的上述反映,值得我们听一听。这当然不是说,每个心理有障碍的人都会变成马加爵式的人物。但是,“心病"不除,总有一天,各种各样意想不到

8、的怪事会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