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

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

ID:31216383

大小:60.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_第1页
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_第2页
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_第3页
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_第4页
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合理避税的探讨一、关于合理避税的概述合理避税的概念合理避税是在税法及其他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纳税人通过合理的方法规划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与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不同,合理避税是运用各种核算方法与制度的选择或是运用法律的疏漏和相关法律的优惠政策规划企业的经营活动,以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合理避税不违反稅收法规,且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纳税人的认可。充分了解和利用合理避税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推动法律的完善;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税负,减少企业的不必要成本和支出。合理避稅理论的发展纳税筹划最早可追溯至1925年的英国,早期的纳税

2、筹划理论基本属于“通过安排经营活动使纳税最小化”,也就是“税负最小化”。1935年英国的“税务局长诉温斯大公”案,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对当事人依据法律而少缴税本款的做法作了法律上的认可,他认为任何个人都有权利安排自己的事业,为了保证自己从一些合法的安排中得到利益,依据法律可以做到少缴稅,就可以得到认可。这是第一次对合理避稅作了法律上认可。1959年在欧洲税务联合会明确提出税务专家是以税务咨询为中心开展税务服务,同时从事纳税申报表、财务文件的填报和编制,对行政机关、法庭或纳税人的代理等业务,于是形成了一种独立于税务代理的新业务,这种业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纳税筹划。20世

3、纪80年代,纳税筹划业务得到广泛开展,关于税务筹划理论研究的文章、刊物、书籍相继出现,推动了人们对纳税筹划的深入研究,纳税筹划日益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营管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避税现状及避税的发展趋势我国合理避税的发展相对国外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投资企业增多,这些企业经营过程中开始推崇和实施纳稅筹划,大胆巧妙地利用中国税法的缺陷取得避税利益,给中国纳税人和税务征收机关很大启发,中国人开始真正认识合理避税这一概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国的稅收制度存在的差异,进而导致避税空间的扩大。我国大部分企业合理避稅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国家税收法律

4、制度也日趋完善。但即使税收法律制度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新的避税方法仍不断出现。在利益的诱惑下,只要存在税收,就必然会存在纳税人利用种种不触犯法律底线的手段避稅的行为。本文主要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视角出发,研究其所使用的避稅方法,通过对这些避税方法的探讨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中的避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避税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二、现行税法政策常用的避税方法材料计算避税法施工单位所用的建筑施工材料是完成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材料市场价格的浮动必然影响施工成本,公司的建筑施工材料费用计入成本时有多种不同的计价方法可供选择,如:1•个别计价法。以每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每次领用的

5、材料的成本。需要在材料入库时详细的记载。2.先进先出法。最先入库的材料最先发出使用,以最先入库的材料的价格依次作为出库领用的材料价格计入成本。这种方法下的材料成本计价,以材料入库的时间为顺序,最先入库的材料最先计入成本。3•加权平均法。用期初的存货和本期入库的各批材料加权算出材料的平均单位成本,在领用时以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算出领用的材料成本。4.移动平均法。是以每一次购入材料后,各批入库数量与入库前的库存量为权数计算出平均的单位成本。因此,每一次收到材料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以计算出的新的单位成本作为投入使用的出库的材料的成本。不同的计价方法计算出的成本也不同,对公

6、司利润和应纳税额的影响也不同。由于材料价格的的不断上涨,当材料的计价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时,价格上升即每次入库的材料的价格是越来越高的,那么利用先进先出的方法,每次投入生产的材料就都是最先入库的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这样就使计入的材料成本费用相对较低,企业获得的当期利润相对越高,应纳的所得税也越高,如果施工材料均为成批购进,购进次数不是很频繁,则釆用移动平均法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施工材料的成本,各期费用的高低波动不是很大,利润波动幅度较平缓,各纳税期所交的企业所得税额相差不大,虽然不能减少企业应纳税额,但可使企业能很好的预估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更好的安排资金收支,在一定程度上能降

7、低公司的财务危机和经营风险。折旧计算避税法折旧就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摊。建筑施工企业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在用于某个工程项目时,入到某项工程的施工成本里;在不用于任何工程项目的情况下则依据其使用或受益的对象计入费用里。但不论折旧计入哪里,折旧额的大小都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继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多少。企业依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预期经济利益的的实现方式,合理的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常用的折旧法有:1.年限平均法。又叫做直线法,即把固定资产应计提的那部分成本平均的分摊计入其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