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ID:31216819

大小:141.8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7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冀州中学2014—2015年上学期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钳分数:100分命题人:刘占蕊I卷选择题(50个,每个1.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发展B.以“孝道”治天下C.赋役制度的变化D.皇帝制度的形成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

2、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选拔方式日益公开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

3、途径选拔人才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5•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

4、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6.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

5、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另有皇帝的命令)不治本司事。”这说明宋朝A.正官仅用以表示官员品秩B.政权运作因袭唐制C.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明确D.相互牵制加强集权7.1835年7月,一位留居中国的英国人在英文杂志《中国文库》上撰文称:“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现在尚需显示中国已经如何阻止这一制度的美中不足,就像在几乎所有她的其他科学和技术中的不足一样。”英国人所说的“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A.宗法

6、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内阁制8•某大臣上书皇帝:“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权力以强化皇权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加强相权以提高政府效率9.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

7、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的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10•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

8、・“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11.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