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中国教育

倾斜的中国教育

ID:31219212

大小:68.1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倾斜的中国教育_第1页
倾斜的中国教育_第2页
倾斜的中国教育_第3页
倾斜的中国教育_第4页
倾斜的中国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倾斜的中国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倾斜的中国教育十多年前,江西一家专业性的基础教育杂志一年内发了我两篇文章,文章是自然來稿,都是直批在基础教育教改活动中的一些荒谬的做法的,认为它们不是帮助中国教育进步,而是在帮倒忙。我很感谢并敬佩那家杂志社的编辑先生们,一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在对那些做法人唱赞歌的环境里能登出我那样唱反调的文章,二是因为我隐约觉得他们对我文章里的说法有一点认同。但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向杂志社投寄过这种类型的文章了,虽然也写过一些,但只限于在网络上披露。写是因为我觉得我有说话的责任与权利,不寄给纸质媒体,是因为我对屮国教冇朝好的方向进步产生了严重的失望。教育工作做了儿

2、十年,想不爱教育是不行的,想不关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也是不行的,同时,不对中国教育来点说三倒四更是不行的。早就想着要写点什么了,于是考虑就从这里开始,零碎地说说中国的教育是怎样朝著倾斜的路子一路走卞去的。—中国没有教育家不要蒙人了,当今的中国根本就没冇教育家。那些被称为教育家的人,吃的是教育家的饭,领的是教冇家的饷,戴的是教冇家的光环,做的却不是教冇家的事。这是我对屮国“教育家”的一个基本看法。在我看来,中国所谓的教育家大致町以是这样的两种人组成,这里不妨借用一下鲁迅文章里提到过的两个词句给他们进行命名,即一是“拿来主义”派,二是“忽然想起”派。

3、先说“拿來派主义”派。这一派的特点是“拿來”,具体的表现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原原本本地从欧美那里抄袭来的。看看他们的文章,我们会发现里面堆砌着的全都是翻译过来的概念,也就是说他们做的是二道贩子的活计,欧美流行什么他们贩卖什么。当然,有时候贩卖得不太及时,倒腾的是些欧美那里的陈年IH货,不过不要紧,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市场份额,因为他们知道国内对国外那些吓人的东东还很有些陌生,不缺少买他们账的人,因此他们的理论之树是照样长青的。罗索说过这样的话:“爱因斯坦要表现得无法理解,人家才相信他的聪明才智,但只要他说了大家都理解的话就被认为他已江郎才尽。”中国的

4、“拿来主义”派的教育家们的思维方式正是这样。他们拿大旗做虎皮,以把理论说得别人听着直犯晕算是成功。先是结构主义,之后乂有后结构主义;先是建构主义,之后乂有解构主义,狂轰滥炸,眼花缭乱。大家一点也不要以为这些象牙塔里的髙蹈的东西会使基层的-•线教师望而生畏,不会的,经过这些专家们冇计划冇H标的操作和炒作,再加上冇他们在全国各地做着巡回讲屎,冇地方教冇主管部门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开展着培训活动,这些理论很快就肓接地变成了基层教育里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等等等,形而上的东西立马顺溜地变得形而下起来。“后结构主义下的语文教学

5、”、“建构主义卜•的英语教学”,“解构主义下的体冇教于”,等等,一个“XX主义下的xx教学”这种统一模式的新鲜的教学方法很快就被鼓捣来,理论就这样与实践相结合了。中小学老师们平时虽然绝对不看什么这主义那主义的理论,皮亚杰、布魯纳和维果茨基等等这些吓人的名字张嘴就來,仿佛是说着他们家的邻居-•样。然而,我们的老师们是不是真的懂了结构、后结构、建构、解构这些洋玩艺呢?遗憾得很,人多数人怕是连一知半解的水平都没有达到。他们在所谓的论文里这样说,在教研交流会上这样说,和“拿來主义”派的教育家们一样,那是用來吓唬人的,深入地问一下就全都翻白眼了。那么在他

6、们的教学活动里是不是真的贯彻了这些理论呢?更不是,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方法,只是贴上去了几块新的商标而己,瓶是新的,醋还是那个味儿。醒醒吧,中国的“拿來主义”派的教育家们,你们贩來的那一套货色在中国怕是水土不服的。再说“忽然想起”派。我们有理由相信忽然想起的东西是所谓的教育家们在书房里拍脑袋得來的,它的特点是花哨,是标新立异,是故作高深,目的是哗众収宠。这可以举儿个例子來说。早些时候“说课”的做法大行其道,就是现在也还是在做着的,只是势头不当年而已。那么什么是说课呢?原本应当在课堂里给学生上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现在不上了,改成当着教师的面说一

7、说,说的时候另外得加上一些理论依据。这冇什么讲究吗?或者问: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什么帮助吗?照专家的说法那帮助可就大了去了。可到底怎么个大法?这倒没有认认真真地听说过,反正我看不出有什么帮助。可怎么玩出这种招数来了呢?据说是有一次一个可以称做教冇专家的人准备了一堂公开课,可到上的时候临时有事,来不及了,他说:那我就把我要上的情况给人家说一说吧。这就是说课的由來。就这样,一个在全国各地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教研活动的方法从此诞生。这听上去是不是有些滑稽呢?谁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幽默感?再说个例子。时卜-流行“观课议课”,用“观课议课”彻底否定过去一直沿川的“

8、听课评课”。这一变化有什么讲究吗?我也省得自己概括,网上这方面的文章铺天盖地,就随便复制粘贴一下吧:听课与观课的区别:“听”指向声音,“观”强调用多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