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ID:31220993

大小:306.2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7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_第1页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_第2页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_第3页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_第4页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设计资料:1、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多层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均为bXh=500mmX600mm,柱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6)a宀'■B2、办公楼上部结构传至框架柱底面的荷载值标准值如下表所示:轴号123456轴力弯矩轴力弯矩轴力弯矩轴力弯矩轴力弯矩轴力弯矩c3505070011070011070011070011030050注:表屮轴力的单位为KN,弯矩的单位为KN.m;所有1、2、3轴号上的弯矩方向为逆时针、4、5、6轴号上的弯矩为顺时针,弯矩均作用在h方向上。3、该建筑场地地表为一厚度为

2、1.5m的杂填土层(容重为17kN/m3),其下为粘土层,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FafllOkPa,地下水位很深,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自定请设计此柱下条形基础并绘制施工图。二、确定基础地面尺寸: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设荷载合力到支座A的距离为x,如图1:则:(0+700x3.5+700x7+700x10.5+700x14+300x17.5)+0述简350+700+700+700+700+300ala2图1因为x=&62m(*a=0.5x17.5=8.75m,所以,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

3、3.1第2条规定条形基础端部应沿纵向从两端边柱外伸,外伸长度宜为边跨跨距的0.25u0.30倍取a2=0.8m(与-1=0.25x3.5=0.875m相近)。4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使基底压力分布较为均匀,并使各柱下弯矩与跨中弯矩趋于均衡以利配筋,得条形基础总长为:L=2(a+a2~x)=2x(17.5+0.8-8.62)=19.36m«19.4maj=L_a_a2=19.4_17.5-0.8=1.Im2、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竖向力合力标准值:工FKi二350+700+700+700+700+300二3450kN选择

4、基础埋深为1.8m,则人二(17x1.5+0.3x19)-1.8=17.33kN/m3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必”(d—0.5)=110+1.0x17.33x(1.8-0.5)=132.529kN由地基承载力得到条形基础b为:b>=1.842mSFKi3450L(Ja—20d)一19.4x(132.529—20x1.8)取b二2m,由于b(3m,不需要修止承载力和基础宽度。三、基础底板设计:基础底板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t=1.43N/mm2,钢筋用HPB235级,厶二210N/nun2o竖

5、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l・35Fki=1・35x350=472.5kNF2=F3=F4=F5=1.35x700=945kNF6=l.35x300=405kN竖向力合力设计值为:,F二472.5+945x4+405二4657.5kN地基净反力:P/二乙_二%57.5二]2o.039kpa'bL2x19.4基础边缘至柱边计算截面的距离:b产一(b-b柱)=0.5x(2-0.5)=0.75m沿条形基础纵向取Ini长度计算则底板有效高度为:0.7/0.7x1430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底板高度

6、h二250mm,作lOirrn的C10混凝土垫层则:h()=250-40-5二205mm〉89min配钢筋014@170,A=906mm2,可以。以上受力筋沿条形基础横向配置,纵向分部筋取08@250。四、基础内力计算(弯矩图以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拉为正):1、计算基底单位净反力:yF46575厶一=240.077kN/mL19.4图2计算简图求固端弯矩:Mah=-MAZ?=-^Pia12=-0.5x240.077x1.12=-145.247kN•m1°1°M.=-Mff=--P.12=—x240.077x3.52=-36

7、7.618kN-m"8i8MBC=MCD=MDE=-^Pi12=—X240.077x3.52=245.079kN•in1°19EDMCB=MDC=M仞A$Pi1A$X240・077x3.52=-245.079kN•m2、MFG=-MFE=

8、pia22=0.5x240.077x0.82=76.825kN•m求弯矩分配系数:设i二旦,贝h13ia““BA二=4293i+4i4iMbc=Med=UT=°・57131+41=Am=J^DC==-7—7:=0.541+41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弯矩:首先计算个支座处的不平衡力矩:=-367

9、.618+245.079二—122.539kN•m先进行第一轮的力矩分配法及传递(从B和E开始),然后进行C和D的力矩分配及传递,再回到B和E,如此循环直到误差允许为止,详细过程如表1:ABC弯矩分配系数0.4290.5710.50.50.50.50.5710.429-145.247-367.622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