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

ID:31222773

大小:60.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_第1页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_第2页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_第3页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_第4页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董文鑫(99714042)提要:目前,网络主干之间基本上都实现了光纤连接•但是,“最后100米”的问题仍摆在我们面前,而以太网能够合理地利用现有条件来满足目前对网络的需求,其价格又极为底廉,不失为一种组建局域网的好方案。本文对以太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最后,展望了其良好前景。关键词:以太网城域网应用前景1.以太网是ETHERNET的中文译名,是一种以10M每秒的速度(Mbps)传输数据的标准,是一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为常见的网络技术。在不涉及到网络的协议细节时,很多人愿意将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802.3局域网是一种基带

2、总线局域网,最初是美国斯乐(Xeox)公司的PaloAlto研究中心(简称为PARC)于1975年研制成功的,当时的数据率为2.94Mb/s.它以无源的电缆作为总线來传送数据帧,并以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以太(Ether)命名.1981年斯乐公司与数字装备公司(Digital)以及英特尔公司(Intel)合作,联合提出了以太网的规约[ETHIiRBO].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规约,即DIXEthernetV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DIX是这三个公司名的缩写).这个标准后來就成为IEEE802.3标准的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称为快速以太网(100Mbps

3、)的技术作为一项标准出现在市场上,并迅速被那些看到了市场対于更高性能网络的需求的企业所接受。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是一种高速局域网技术,能够为桌面用户以及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等提供更高的网络带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专门成立了快速以太网研究组评估以太网传输速率提升到100Mbps的可行性。该研究组织为快速以太网的发展确立了乘要目标,但是在采用哪一种媒体访问方法的问题上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导致研究小组分化为快速以太网联盟和100VG-AnyLAN(也是一种使用集线器的100Mb/s高速局域网,它综合了现有以太网和令牌环的优点•标准802.12.)论

4、坛两个不同的组织。每一个组织都制定了自己的以太网髙速运行规范,即100Base-T和lOOVG-AnyLAN(适用于令牌环网)。2001年初IEEE成立了802.3EFMI作组(EFM的意思是“以太网第-•哩”,即以太网接入网),发展制定以太网接入网标准。现有的、各种可以用做接入网的传输媒体,都被用来发展以太网接入网(如电话线、CATV的HFC网、无源光网PON、无线电RF和空屮激光等)。随着标准的制定完成,将有一批釆用不同传输媒体的以太网接入网。由于以太网不但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其速率可以从10Mb/s、100Mb/s、1Gb/s一直扩展至10Gb/s,而以太网述是一种非常简单和

5、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为用户熟悉。另外,以太网的互换互操作性好,具有•广泛的软硕件支持,可以透明的与铜线対、电缆和各种光纤等不同的传输媒体接口,避免匣新布线的成本。这些特性,使以太网成为城域网建设的很好的解决方案。1.1在1995年以前,很多人认为对于千兆比的速率,以太网肯定是不行的了,唯一能使用的技术就只有ATM了.然而到了1996年夏季,千兆比以太网的产品己经上市.由于它仍使用CSMA/CD协议并与现有的以太网兼容,这就使得在局域网的范围ATM更缺乏竞争力.千兆比以太网的物理层使用两种成熟的技术:一种來口现有的以太网,另一种则是ANSI制定的光纤通道.T•兆比以太网的物理层共有以

6、下两个标准:(1).1000BASE-X(802.3z标准)1000BASE-X标准是基于光纤通道的物理层,即FC-0和FC-1.使用的媒体有三种:①1000BASE-SX用多模光纤和850nm激光器(距离为300-550m)②1000BASE-LX用单模光纤(距离为3km)或多模光纤(距离为300-550m)和1300nm激光器.③1000BASE-CX使用短距离的屏蔽双绞线电缆STP(距离为25m).(2)1000BASE-T(802.3ab标准)1000BASE-T是使用4对5类线UTP,传送距离为25-100m.这项技术是如何工作的:----铜线千兆以太网技术的真正微妙Z

7、处在于它可以工作在人多数公司屮都常见的、现成的快速以太网铜线布线系统之上。在人们找到现有铜线千兆以太网之丽,任何希望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的用户都必须安装光缆布线系统,一项在任何方面都花费不菲的工作。铜线T兆以太网技术的出现消除了应用这项技术在成木方面的障碍,使得千兆技术对于用户布线系统的要求发牛变化。套优秀的千兆解决方案由一台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例如3Com公司的3ComdSuperStack3d4900交换机产品系列,以及千兆网络接口网卡(NIC)组成。现在,用户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