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ID:3122343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_第1页
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_第2页
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_第3页
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今社会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导致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面临严重的挑战。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代人的共同话题,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人的共识,成为年轻一代的应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学校更应该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学科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和谐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在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学科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为此,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地理

2、理教学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结合“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学科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一)地理学科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人类同一切生物一样,为了生存和活动,必须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还必须占据含有媒质(空气、水)的一定空间,同时,人类新陈代谢和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人类生活同环境的关系密切,离开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地理学科第二课堂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开展,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提高环保意识。4  (二)地理学科教育的重点在于实现“从能力到责

3、任感的转变。”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感受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地理使我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二、充分挖掘现行地理学科教材中能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一)道德教育内容。地理课本上告诉我们,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性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而且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从而让学生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

4、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同时,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行为教育内容。课本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积极种草栽树,;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做环保的投小卫士,投身于环保事业。同时,还可以结合“地球日”、“植树日”、“节水日”、“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养成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三、尝试地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

5、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4  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手段和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下册“城市形成和发展”一节时,结合剑阁县城的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剑阁县城从普安老城迁往下寺新城?学生在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部门去搜集信息、查

6、找资料、调查研究,通过资料综合、数量统计,得出剑阁县城的迁?是剑阁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表现。通过开放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学生不掌握这个过程,就无法做到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无可谈起,因为真正使学生信服又能理解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参与学习过程后获得的。  (二)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学科教学

7、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1.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4这一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梅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参观访问活动,增加环境保护的感性知识,深化理性知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