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

ID:31223624

大小:11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7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_第1页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_第2页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_第3页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_第4页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痼疾可揭示为管理层面与实施层面的多种表征,在管理层面归结为行政化色彩浓重、整体规划性欠缺和结构设置缺失,在实施层面体现为评价目标、主体、对象、方法和标准的诸多问题。经过对评价过程的价值冲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评价痼疾的原因在于课程评价主体价值体系失衡以及目标和方法的价值定位冲突,以此希冀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价值基础,实现评价范式转换。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价值冲突范式转换  [作者简介]张弛(1981-),女,河北邢台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

2、,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天津300072)王军红(1972-),男,河北无极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评价。(河北保定071002)张磊(1981-),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评价。(河北邢台054048)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14-041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范式是课程评价机制得以构建的理论化范本,是评价实施的具体化范例和特定化程序,包含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和操作方式

3、的规定性,具有指引作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痼疾弭存不消,源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与社会、个人发展的目的契合性失位,亟须课程评价价值的深层纠因与思考,实现课程评价范式转换。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痼疾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管理层面痼疾表征  当前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管理层面的痼疾之痛在于课程评价管理偏重于制度建设与意义评说,重视课程评价管理的行政从属设定,而对管理的评价机构、评价程序、评价质量管理等具体操作性问题却着力甚少。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管理的行政化色彩浓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由教育行政部门

4、主导,教育政策的行政化指令形成课程评价管理浓重的官方背景。自上而下设计的评价体系配以自上而下的评价管理机制,职业院校的课程评价实为官方的政策性任务。这种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管理机制忽视社会、职业院校管理者与教师以及学生在课程评价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妨碍评价管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导致整个课程评价充满了功利化色彩。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管理的整体规划性欠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有机环节之一,课程评价应将整个课程开发过程进行系统化评价。但是现今的高职课程评价管理,未对实践性教学活动予以过程性评价安排,未对课程开发过程的评

5、价作规划考虑,仅将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开发的最终环节,导致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活动局部限制性、目的单一性以及整体效能价值的丧失。14  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管理的机构设置缺失。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管理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制度层面必须强化其机构设置以确保实施效果,但是大部分职业院校还未设置专门评价机构分管课程评价工作,仅仅将课程评价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任务,由教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兼理。在此“机构挂靠、人员兼职”的管理环境中,课程评价工作时常受到教务日常事务的冲击,难以深入开展。虽然许多职业院校成立了由离退休教授组成的课程评价督导

6、组,但是机构人员单一,缺乏院校领导、课程专业、校外专家、一线教师、学生等主体的参与,课程评价功效难以保障。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实施层面痼疾揭示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目标的量化过度,制约课程评价效能。由于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意识的局限性,评价者通常将学生等分数与等级的客观量化作为课程评价,忽视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质性评价。这种现象实为科技意识形态在评价领域的负面效应扩大化。由于当代科技的巨大进步造成人们对于技术理性的强烈追求,但是泛化的科技意识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负面效应逐渐扩张,即唯量化课程评价目标的共识与追求;同时,

7、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变革与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的发展,使唯量化课程评价情势有增无减。14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主体的格局单一,致使课程评价不能达到科学化要求。管理者身份的专家作为课程评价主体,不能代表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观点与意识,造成诸多评价症结。其一,评价专家多为职业院校的行政领导,一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企业方代表等处于课程评价主体格局边缘,致使全面而准确的课程评价声音未能得到尊重。其二,因受到功利化思想的影响,课程评价情况被谨慎地予以考虑和保留,造成评价结果失真。其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集团化特点加剧课程

8、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趋势,课程评价主体选择权由国家及省市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不同阶层的利益集体难以纳入课程评价主体格局。  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对象的片面窄化。首先,高职课程评价欠缺职业操作技能与职业伦理精神等综合素养的评判。高职教育课程评价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多维度考核极其重要,但现行的课程评价仅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