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ID:3122521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1页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2页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3页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中应该存在的人文性,忽视学生的情感提

2、升,忽视语文本身的趣味性。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加入自己的主动建构。缺乏创新性,教师和学生很难打开创新的思维,无法实现教学的完整功能。  2.缺乏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学不可忽略的环节。教师一直占据课堂中心,而学生常有的学习任务也只是简单地读、听、记。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抑制了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机械化的听讲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3.缺乏创新性4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由于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教师传授,既缺乏信息的采集机会,又不能离开教师主动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丧失了独立学习的

3、能力,探索的动力和兴趣越来越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二、解决对策  1.学生教师双主体,营造人文氛围  评论一堂课的好坏不能以教论教。教师在课堂上讲地再好,也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感受,同时也不能以学论教,而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侧重学生真正收获了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处于双主体地位。新课标以人为本,强调尊重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  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应是走到学生中间,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抛弃个人偏见,不以

4、成绩论英雄。注入自己的情感,将一份爱与真诚注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次抚摸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精讲巧练,培养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能力也只能在实践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夸美纽斯很早就在《大教学论》中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例如,在学校里让学生在谈话中学谈话,在书写中学书写。4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语文课文中有精选范文,通过这些经典范文,提高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在其中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将语文实践中获得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听、说、读、

5、写能力的提高。讲课过程中要贯彻精炼、有用、精讲的原则。  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质疑,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就是创造力。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语文基础知识上,产生联想和兴趣,获取成功。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的快乐。  3.课内课外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由于语言具有工具性。语文是思想交流的工作。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语文,都要听、说、读、写。而其他课程的学习也离不开语文的帮助。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语文教学不限课堂,它需要和课外的教育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在新中国成立

6、前出版的《中学手册》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课本。那用意是让学生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他的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书,以及报纸、杂志等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阅读得来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课外活动在形成语文能力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然如果将语文的课内教学完全融入课外活动中也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课外的一部分与语言有关的活动与语文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4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模式的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语文教学

7、环境,并不断探索、创新。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由畅想、发挥的乐园。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感受,在师生的不断互动中体验语文带来的乐趣,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行之有效,便可取之、用之,引八方之泉,润一方沃土。  参考文献:  [1]饶昱民.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2]蒙学梅.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  [3]于漪.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中学语文教学,1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紫石中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