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

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

ID:3122628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_第1页
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_第2页
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_第3页
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赋、戏剧等,这些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遨游,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将之发扬光大。  关键词:语文教学;优秀文化;传承  新课改后,内容更丰富了,阅读量增大了,课文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更丰富了,诸如爱国爱民的

2、优良传统、高洁正值的高尚美德、诚实守信的为人处世等等。因此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弘扬国粹,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看,营造文化氛围  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文化氛围,力求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目视其文,品尝其味,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1.设立“读书角”  在教室一角专门设立“读书角”,在书架上摆放学生喜欢的书刊以及老师推荐的经典著作,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让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喜欢看书,习惯看书。4  2.创造空间情景  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

3、代名人的字画、学生自己的书法作品或班级格言,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每天一句名言,每周一首诗词,让学生享受视觉盛宴,净化心灵。  3.插播经典短片  在新课导入时、课堂学习中可灵活插播短片,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片段导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形象。同学们顿时热血沸腾、兴趣高涨,为接下去的朗诵和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说,领略文化风采  主要是利用课前三分钟,全班同学按学号轮流上台说名人故事或

4、中国传统节日。轮到的学生须提前搜集材料,做好准备。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加深了对名人的认识和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一箭四雕,何乐而不为?学生说的故事精彩纷呈,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一一呈现。如有一位同学给我们讲了屈原的故事,讲他如何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抱石沉江,以表忠心。唐代文秀写了《端午》一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为了纪念屈原有了后来的端午节。这位同学讲得有声有色,情到深处,催人泪下。又有同学偏爱

5、传统节日,给我们讲中国的春节,讲起挂灯笼,放鞭炮,贴春联,领红包,吃年饭……那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4  三、读,品味文化韵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的重要性。何况,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很多唐诗、宋词、元曲等,我们应反复吟咏诵读。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早读大声朗读要求背诵的篇章,利用午读朗读唐诗宋词、名言名句等。课堂上还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而且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听名家朗读、全班齐读、以及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朗

6、读中品味声韵之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还可举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四、写,感悟文化精神  汉字具有对称、平衡、流动与形象美。书法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古人非常重视书法,家里必备文房四宝,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等。可惜在信息化的今天,敲击键盘的人越来越多,用手书写的人越来越少。有人曾对汉字“书写”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平时手写机会不多的占46.30%,经常提笔忘字、好多字不知道怎么写的占45.20%。中小学生的

7、汉字书写现状也是令人担忧,字迹潦草,错字百出。鉴于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开设书写课。语文教学中也应适当渗透书法教育,引领学生欣赏书法。如在教学《兰亭集序》时可讲王羲之的故事及他的书法。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早年苦练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美谈,晚年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人评论其书法为“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课堂中可用图片将《兰亭集序》临摹本展示给学生看,不仅学习了课文,还欣赏了著名书法作品,感受了书法特有的东方神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应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努力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8、,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让语文之舟在时代的潮流中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