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

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

ID:3122907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_第1页
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_第2页
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_第3页
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_第4页
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有用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04-02  教育一直是个大问题,当前人们对于我国教育现状的褒贬可以说是一直争论不休。什么样的教育是有用的,什么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给了笔者深刻的思考。林格在书中指出中国当代教育的最大困境在于“摁着牛头吃草”,强硬和机械的训练使“牛”(指学生)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果却极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课堂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其中最突

2、出的一点是它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林格指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被动教”为学生的“主动学”,是真正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出路。读完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反思当前的教育现状,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从无用的教育中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是当前每一位教育者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放下自我,敢于“装傻”5  反观当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喜欢表现自己的强项,处处与学生争先,几乎所有的教师自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万能的,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有些教师就会恶语相讥,总说学生无用。其实教师不可能是万能的。李炳亭先生在《高效课堂22条》一

3、书中指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不能与学生抢风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每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教师总要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当学生正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总要介入并强行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这往往使得学生无话可说,只好无奈地接受了教师的观点。这样的课堂不但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更是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可怕而可悲的。  聪明的教师就不是这样了。他们首先会放下自我,放下自己的面子,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得非常谦卑。林格先生认为“特别是对于娴熟的、经验丰富的教育者来说,学会装傻,是放下自我的第一步,

4、也是关键的一步”,“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成语“大智若愚”用在我们的课堂上,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智慧。学会在课堂上“装傻”,并不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它需要的是一种教育的智慧,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自己学习的智慧。试想,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是一张嘴讲到底,什么东西都讲给学生听,学生就会想:“老师什么都会教给我们的,我们就不用思考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反之,教师能“装傻”,会“装傻”,学生思考的能力就强。学会装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小品大王赵本山的忽悠术可谓炉火纯青,小品《卖拐》中他把一根拐杖卖给一个健康

5、的、无需使用拐杖的正常人,这就是技术,也是艺术。“装傻”与“忽悠”其实有相通之处,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让人“上当受骗”。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装傻”与“忽悠”5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变得勇于表现自己,有一种想要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强烈欲望,如果我们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都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而然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  林格在书中说:“教育者的一个善行就是――最好少一只手。”“少一只手”意味着教师在学生面前,成了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教育者自认为自己长着两只健康的“手”,导致他们

6、很多时候事必躬亲,但是回过头想想,不管课堂教学也好,班级管理也好,凡事都有教师包干,学生的才能怎么能得到锻炼?  林格指出:“少一只手,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反观目前的教育现状,笔者总觉得我们对学生管得太死,如同圈养一样,要知道野生的一般都比圈养的好。作家冰心曾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的生长。”这应当成为当代教育变革的精神和理念。野花由于不受太多的限制,所以生长得特别茂盛和富有生命力,林格在书中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教育也需要“抛秧”,我们人为地控制孩子的生长,就等于着地“插秧”,而让孩子

7、自己发展,就等于无为地“抛秧”。全国著名的班主任魏书生、李镇西、郑学志等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这样的策略,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会自己成长。李镇西老师的治班经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极其有效的方法,就是凡事多与学生商量。多与学生商量,并不是说教师无能,而恰恰体现出教师的宽容。卢梭在他著名的《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5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不是做得过多了?课堂上教师一张嘴讲到底的现象还少吗?特别是有些班主任,从早上到校一直管到学生就寝熄灯。要知道教师讲得越

8、多,学生越抗拒受教;教师管得越多,学生越不会领情。“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提醒我们,该让学生自己研究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