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

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

ID:31229969

大小:4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1页
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2页
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3页
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4页
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信息归集1.命题要求变化(1)试卷结构①将试卷“第I卷”“第II卷”改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②删去选考中的选2化学与技术题型。(2)考核目标与要求①加强“化学符号对应物理量的认知”。高考试卷中特定的物理量将会用特定的化学符号代替,而未必会注明,比如k(HF)、kw、c(H+)、n(H+)等的含义;常见物质电子式书写;

2、焓变(ΔH)和反应热的差别;活化能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关联。②增强电解质溶液考点的要求。对电离平衡的考查要求增加了一个层次,同时新增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常数的理解及计算。③熟悉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差异。人教版、山东科技版、苏教版教材中,高考化学术语可任用其中一种教材中的术语,如苏教版和山东科技版选修4中均涉及电离度的概念及公式计算,故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要注意拓展电离度知识。如选修3中,“价电子”是山东科技版的描述,人教版用“最外层电子数”表示,苏教版用“外围电子”;人教版没有“轨道表达式”,

3、苏教版和山东科技版均有。④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的考查。迁移能力考查如利用掌握的化学平衡常数知识迁移考查水解平衡常数,有机物中衍生物的命名。信息分析能力的考查如已知压强平衡常数的概念进行相关计算,晶胞参数、原子坐标参数,有效氯含量,反应速率常数等。⑤加强化学实验分析能力、探究的能力、实验表述能力的考查。要求能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初步探究实验原理,表述实验现象。2.高考考情报告(1)整合知识网络:如以电子转移为主线串连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电子守恒法计算等知识,以加强学生知识体系

4、网。(2)建立题型模块:如针对非选择题中工艺流程题型、原理综合题型、实验综合题型,建立题型模块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应对能力。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3)强化题组训练:如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

5、淀溶解平衡等动态平衡思想按题组分类集中训练,磨砺学生思维。二、命题预测1.选择题(1)必考题型SEST题:注重渗透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古代化学原理的考查。例题1:17届理综模拟卷(五)全国难卷第7题7.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B.“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D.“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必考有机题:可能

6、会出现两道题型,其中一道为有机性质,另一道为同分异构体分析。全国乙卷考查一道的概率较大,特别注重给出陌生有机物结构简式结合官能团性质及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例题2:17届理综模拟卷(一)全国难卷第8题8.螨威多主要抑制螨的脂肪合成,阻断螨的能量代谢,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螨威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结构D.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结构实验选择题: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

7、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考查一道实验的概率占七成,考查两道实验题的概率占三成,其中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目的、结论的评价考查概率极大,另一道为实验基本操作或物质鉴别分离。例题3:17届理综冲刺卷(二)全国难卷第10题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

8、现象结论A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的大非金属性:S>CB氯水中滴入少量品红溶液品红褪色氯气有漂白性C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答案】D元素推断题:注重由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的推断训练,注重元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