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样题_设计

考试样题_设计

ID:3123944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考试样题_设计_第1页
考试样题_设计_第2页
考试样题_设计_第3页
考试样题_设计_第4页
考试样题_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样题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大气稳定度主要反映的是(   )。  A.逆温的强弱  B.平均风速的大小  C.大气湍流的强弱  D.污染物的化学稳定性  [答案]C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的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如果采用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定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1小时平均浓度,必要的输入参数有  (   )。  A、排气筒的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  B.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C.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  D.风向、风速

2、、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  E.该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  [答案]A、B、C、E  三、计算题(每题10分)  处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平原的某工程,工程分析初步核算其S02排放量为40kg/h,据此判别该工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021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50mg/m3)。若S02源强增大10倍,其评价等级应为几级?  [解]1.Qi=40kg/h,  COi=0.50mg/m3;  Pi=Qi/Cixl09=8xl07m3/h;  Pi<2.5×108;  评价等级为三级。

3、  2.若源强增大10倍,则:  Qi=400kg.h,  Coi=0.50mg/m3,  Pi=Qi/C0i×109=8×108m3/h,  2.5×108<Pi<2.5×109,  评价等级为二级。  四、简答题(每题5分)  试说明下述正态烟羽扩散模式中各参数的意义和单位。  C(x,y,0)=Q(πμσyσz)-1exp[-y2/(2σy2)-He2/(2σz2)]  [答案]C(x,y,0)为下风向(x,y)点处的地面浓度,mg/m3;  Q为大气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mg/s;  U为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

4、  He为排气筒有效高度,m.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请根据背景材料,按要求作答)  某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4车道,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长隧道l座(2400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640hm2,其中农田150hm2,林地300hm2,

5、草坡和末利用土地140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0×103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38亿元。  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经济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工程概况介绍部分有关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2.说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采用的方法。  3.简要说明该项目评价的重点和评价

6、中需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工程分析所要阐明的主要内容是:  (1)隧道名称、规模、建设点位、施工方式;弃渣场设置点位及其环境类型,占地特点;隧道上方及周边环境;隧道地质岩性及地下水疏水状态s景观影响。  (2)大桥和特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的施工方式,河流水体功能,可能的影响。  (3)高填方段占地合理性分析,占地类型,占地基本农田情况;  (4)边坡防护;主要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环境影响。  (5)主要取土场设置及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砂石料场情况。  2.生态环境调现状查与评价

7、的主要内容:  (1)森林调查: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评价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要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如水源林等)。  (2)农业生态调查与评价: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3)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  (4)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公路沿线景观敏感点段,主要景观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公路建设与重要景观景点的关系。  本项目现状调查方法有:现有资料收集、分析,规划图件收集;植被样方

8、调查,主要调查物种、覆盖率及生物量;现场勘察景观敏感点段;也可利用遥感信息测算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及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水土流失情况等。  3.本工程评价的重点是生态环境影响(含水土流失问题)、噪声影响(略)。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生态环境的森林植被影响及可能对重要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