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溶》征稿简则

《中国岩溶》征稿简则

ID:31244067

大小:21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中国岩溶》征稿简则_第1页
《中国岩溶》征稿简则_第2页
《中国岩溶》征稿简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岩溶》征稿简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岩溶》征稿简则一、刊登内容《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知名岩溶学期刊,同时也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鉴》(2004年版)地质学类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岩溶地质基础理论、岩溶地貌与洞穴、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环境地质、国土规划和整治、岩溶生态地质、岩溶矿产地质、岩溶旅游地质、岩溶勘探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国内外典型岩溶景观介绍、岩溶学术动态报道、新书评介等方面的短文也可发表。欢迎广大岩溶地质工作者踊跃投稿。二、来稿要求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并保守国家机密

2、。文稿篇幅(包括附图及中英文摘要在内)一般不应超过6000字。中文摘要要写成200~300字具有独立性的报道短文,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且以结果、结论为重点,并附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可比中文摘要稍为详细些(但需附相对应的中文,以便审改),以便于国际交流。文稿中的图表名也需中英文对照。为方便于文章的分类和检索,来稿还应按《中图分类法》在关键词之后标出文章的中图分类号。2.来稿请通过E-mail地址:carso@163.com投稿,同时寄打印稿2份。文稿用字要规范,计量一律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专业术语务求标准

3、、通用;量代号、生物学名、地层代号、元素符号等其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标书写要正确;外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应写明中文含义,外文全称;外文中的中国地名,在没有专门规定的情况下,一律按汉语拼音书写。3.附图要写明图序、图名,并放到正文的相应位置上。图幅(包括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最大尺寸不超过160mm×260mm。插图要求字线清晰、比例和谐、图面整洁,分辨率不低于300,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图上;照片要求层次分明,分辨率不低于600。照片较多时,要拼成16开版芯的图版,并编好序号。坐标图用Exce

4、l或Origin等软件绘制。为保证印刷质量,请单独提供图文件。4.文责自负,严禁剽窃他人成果。引用他人资料、成果时,务必要注明出处。5.参考文献著录方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外加文献类型标识代码(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的方法。参考文献著录时,如果被引用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应全部写出,否则只写前3名,后面加“,等”或“,etal”,外文作者或编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不加缩写点。具体著录格式如下:(1)图书:主要责任

5、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2)论文集、会议录:主要责任者.书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3)科技报告:主要责任者.报告题名[R].主要责任者单位所在地:主要责任者单位,年份.(4)学位论文:主要责任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著析出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6)期刊析出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析出文献页码.(7)专利

6、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8)报纸析出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名,出版年-月-日(版次).(9)网上电子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日期].网址.6.来稿请在篇首页地脚处附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何时何校何专业毕业、研究方向及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并注明论文属何项目,项目编号、基金资助来源和文章所属项目成果获奖情况及获奖证书号,并将证书复印件一同寄给我部。为能客观地反映作者的劳动,来稿的作者署名,

7、请按作者对论文写作的贡献大小排序,不同单位的作者,请用不同的数码标注于姓名的右上角处。7.本刊已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请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OSID作者助手】工具,注册工具账号并登陆,找到论文对应OSID码,在码中上传对所著论文的作者语音介绍(勿与摘要雷同)及开放的科学内容与数据等OSID补充材料(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上传)。这是本刊录用发表的重要条件,也是审稿专家进一步了解您的论文并更好指导您修改论文,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的途径,是提高您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方法,请务必高度重视。请选择注册方式(二选一)手机注册

8、账号:或电脑注册账号:https://s.osid.org.cn/qvrBy7i在此注册过程中遇到困难请与编辑部联系,我们将协助您完成。获得【OSID作者助手】工具账号后,使用工具创建OSID码。投稿时请将OSID如下图所示添加到论文中一起投至本刊编辑部。三、相关约定1.来稿不能一稿二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