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

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

ID:31244164

大小:67.4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_第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_第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_第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_第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单选题1-5BCAAB6-10BBCBB11-15ABBBD15-20CBCAA二、辨析题1•错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耍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知识与智力的和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2)必须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参「意识・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

2、'可和空间(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界2.错课。课程不仅包括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还包括学校有目的地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学校内其他影响

3、学生发展的各种潜在的教冇影响。课程不但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规范,而且包括对教学进程的规范。3答案:根据有无H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无意注意是无预定冃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冇意注意是指冇预定冃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牛的无意注意。4.答案: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而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气质是先天就冇的,每种气质都冇其优缺点,所以,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知识的内在

4、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2.参考答案: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特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3.答案:(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冇(强三观)(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强良行)(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用榜样)(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用集体)(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4.答案:动机不

5、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四、材料分析题1.(1)案例中肖老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界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屮的老师而对学生留长发事件没有进行一味地批评教冇,而是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其爱美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

6、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⑵案例中肖老师的做法符合集体教育M个別教育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少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牛•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毎个学牛,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牛的教育,來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休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案例中老师对于个别男同学留氏发的事情,不是针对其个人进行教育,而是将其置于集体之中,“要听人家一起听”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⑶案例中肖老师的做法符合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徳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案例中老师并没有采取批评教冇的方式,不是以

7、权压人,而是以理服人,讲明道理,疏通思想,让留长发的男同学自己发现错谋所在,从而改变自己留长发的不良习惯。1.(1)原因:①主观方面。笫--,一些学牛:缺乏正确的道徳观念和道德信念、情绪体验消极、道徳意志薄弱、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上的缺陷等。第二,屮学主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具有逆反心理。第三,屮学生缺乏自制性的意志殆质,遇到事情难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发生群殴而不是单人对打的原因也冇一部分是因为中学生的意志缺乏独立性,容易受別人意见的干扰。②客观方面。中学生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家庭教育失误;第

8、二,学校教育不当;第三,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2)应对措施。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是一项复朵的工作,其效果収决于教育吋机的选杼和对众多教育凶索的控制。一般认为,学生不良行为的侨正要经历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和自新阶段三个过程。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冇:①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②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③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④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⑤注重个别差界,运用教育机智。一、单选题1-5.BCCDD6-10.BACAC11-15.CBDCD16-20.DDBDD二、辨析题1.错误。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

9、教育机构、家长、教师等対培养什么样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