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汇总

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汇总

ID:31251076

大小:65.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汇总_第1页
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汇总_第2页
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汇总_第3页
资源描述:

《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汇总司考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司法考试刑法分则总的复习秘笈为:掌握罪名,化整为零,分节记忆、比较记忆。分则部分的学习一•向是个难点。大家都抱怨罪名太多,考得太细,难以记住。对分则的学习首先要把握分则的结构,分清楚各大章,章下再分节或组。一、关于货币犯罪的总体性介绍以货币为对彖的犯罪包括刑法第170条的伪造货币罪,第171条的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第172条的持有、使川假币罪和第173条的变造货币罪。提示注意:本节所讲的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

2、和境外货币。此外,本节所有的假币犯罪的罪名,其成立都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明知是假币。二、伪造货币罪1•伪造,是指制造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的行为。2.伪造的货币包括止在流通使用的中国货币(人民币)、外国货币及港、澳、台地区三、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1•主观罪过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假币而出售、购买或者运输。提示注意:将报纸等冒充假币出卖给他人的,可能成立诈骗罪,而非出售假币罪。为了自己使用而在外地购买假币后,携带假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冋居住地的,不构成运输假币罪(可能构成持有假币罪)2.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对于同一宗假币而

3、言,如果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乂出售、运输所购买的假币,点接以购买、岀售、运输假币罪论处,无需数罪并罚。四、持有、使用假币罪1.主观罪过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假币而持冇、使用。2.持有,是指将假币置于行为人白身支配之下,不一定现实握有假币。3.使用,既可以是以外表合法的方式使用,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前者如购物、存入银行、赠予别人等,后者如赌I専等。提示注意:将假币作为证明门C信用能力的资本而给他人观看或者炫耀的,构成持有假币罪而非使用假币罪。五、总结:关于伪造货币以及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之间的关系同一行为人涉嫌假币犯罪时,往往

4、同时有这六种行为的某几种,和互关系非常复杂,现根据刑法第171条第3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以及有关刑法罪数理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当然,前提是针对同一宗假币的数行为):(1)伪造货币Z厉乂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或者使用该货币的,玄接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2)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乂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并从重处罚;(3)行为人出您、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乂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以出住、运输假币罪与使用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4)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乂出售、运输所购买的假币,直接以购买、出住、

5、运输假币罪一罪论处。六、洗钱罪1.本罪的上游犯菲li前是7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毒品犯罪、走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以及金融诈骗犯罪。提示注意:上游犯罪是上述7个罪Z外的,成立刑法第312条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2.木罪的行为主体:上游犯罪人以外的人。3.本罪的主观罪过: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行为人必须明知是上游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提Z5注意:洗钱罪的行为人与其上游犯罪的行为人Z间,必须无“事前或事中的共谋”,否则以上游犯罪的共犯论处。这同样适用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6、所得收益罪的行为人与其上游犯罪的行为人Z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