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同步测试_设计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同步测试_设计

ID:3125551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同步测试_设计_第1页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同步测试_设计_第2页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同步测试_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同步测试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竹影·练习卷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弥漫()2.立轴()3.疏密()4.芥子园()5.qiè()意6.闪shuò()7.乱piě()8.口头chán()9.赵孟頫()10.zhàn()朱砂11.参差()不齐12.吴昌硕()二、组词三、指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1.渐渐()2.挽救()3.摇动()4.相信()5.理解()6.姿态()四、阅读分析“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

2、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

3、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色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1.《竹影》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________家、________

4、家。2.课文中特地提到的善于画竹的画家是[]A.赵子昂B.赵孟頫C.徐悲鸿D.管夫人3.第一节“依样画葫芦’上的引号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4.“依样画葫芦”的文中义是________5.第一节加粗的“平生”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说“西洋画”像________,“中国画”像________。“西洋画”的特点是注重(用两个字回答):________;“中国画”的特点是注重(用两个字回答):________。7.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二节“中国画大都如此”中的“大都”揭示了什么意蕴?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二节加粗的“之”的意思是________;加粗的“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选文主要运用________描写,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11.第一节、第二节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区别是:______________

6、12.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文中父亲的话,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五、写作训练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许多人都是很喜欢竹子的。朋友,你喜欢竹子吗?请以“竹”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一、1.mí2.zhóu3.shū4.jiè5.惬6.烁7.撇8.禅9.fǔ10.蘸11.cānchà12.shuò二、(略)三、1.慢慢2.拯救3.摇撼、晃动4.信任5.了解6.姿势四、1.丰子恺文集(艺术卷)丰子恺丰润现代画散文2.D3.引用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4.照着真竹描画竹子。(注:联系上下文,此处只指画竹

7、子,不指画马)5.不能。“平生”这个词突出研究画竹所费时间长、难度大。6.照相符号形似神似7.因为倘然用了绿颜料,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8.“大都”说明中国画绝大部分追求美的姿势,活的神气,但也有一小部分例外。这样说留有余地,十分准确。9.喜欢用绿颜色画竹中国画注重画美的姿态和活的神气10.语言父亲谈对中国画的看法11.第一段侧重写父亲谈画竹与画马的区别,第二段侧重写父亲谈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1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三个法五幅文人画有5个特和屈辱感他前往瑞典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