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

ID:31256339

大小:62.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7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1页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2页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3页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4页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障碍和对策探究摘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面临传统观念制约、资金短缺、制度障碍、需求与供给脱节等问题。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应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社会制度环境,激励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工作以及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3)04-0117-03ResearchontheObstaclesandCountermeasuresofImprovingtheQualityoftheNewGenerationofMigrantwo

2、rkersZHANGLIIdeologicalandPoliticalDepartmentofXi,anPetroleum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Abstract:Thenewgenerationofmigrantworkerstoenhaneethequalityofourcityisnottobeignoredintheprocessof.Tosolvethisproblem,proposedthegovernmenttoplayaguidingrole,tocreateagoodsocialsystemenvironment,en

3、courageenterprisestoattachimportancetostafftrainingandsocialorganizationstojointlycommittedtothenewgenerationofmigrantworkerstoenhancethequalityofsolutions.Keywords:thenewgenerationofmigrantworkers;quality;countermeasures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在政策、法律层面上

4、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加快了步伐。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成为新市民提供了有力的平台。然而农民工要真正在城市扎根落脚,必须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实现其在城市的稳定就业。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调查统计,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占整个农民工群体的将近一半,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高、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因而,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是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的障碍(一)观念障碍对大多数农民工而言,通过学习技能掌握扎实技术,逐渐向技术人员、高技术人员的转变以达到在城市的安居乐业,是最有可能也较稳妥的出路。中国当前现状是

5、: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进行得轰轰烈烈,无数人为了职称费尽心力读研考博,论文抄袭、造假事件不断涌现。而与之相对应技术工人的等级认定却门庭冷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观念层面上有这样几点:(1)上千年的科举制度所形成的中国人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模式,明明中国需要大量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但在实际中却对从事此类行业的人较为轻视。(2)企业经营理念尚未转变,仍然停留在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旧思维模式上。不注重科技的创新,企业文化理念的塑造。据调查获得技术证书的农民工与没有获得证书的农民工相比,收入差异不大。现实的残酷毫无疑问影响农民工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6、二)资金障碍(1)新生代农民工的支付能力有限。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工资微薄,没有相应的各种社会保障作为支撑,扣除房租后所剩无几,无力支付较高的培训费用。(2)企业缺乏投资动力。根据北京和宁波两地对农民工的培训情况调查显示: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企业仅占2%,10%,从未培训的占71.7%。[1]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农民工工作变换频繁、流动性强的因素。据统计,南方和沿海很多企业每年新招员工占到20%,有的甚至占到40%,而且大部分公司常年招工。西安情况也与之相类似,笔者对西高新某厂调研发现,该厂全部在职员工1000余名,近五年平均每年人员流动量为

7、三四百名左右,其中有不少人是二次进厂。流动频繁使得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愿出资用于员工培训,反过来影响农民工自身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3),政府的教育资金拨付相对有限。近几年,我国才开始关注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为2,626亿元,其中直接安排的农民工培训预算为2.5亿元,不足1%。2004年至2006年,中央政府投入农民工培训工程12.5亿元;近两年,全国省区市级政府部门也为农民工培训投入约12亿元。[2]这些投入对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而言,往往是杯水车薪,覆盖率极低。(三)制度障碍(1)传统城乡有别的二元制度模式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