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ID:31257370

大小:82.9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7

[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首发]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一年级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学校:醴陵四中命题人:审题人: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卜3题。仁与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思想,形成了完备的“仁学”体系;“孝”作为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同时又贯穿于“仁德”“仁爱”“仁政”之中。孔子使孝由源出

2、的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仁德培养的开始,是达仁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地,最终达到仁德兼善天下的目的。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

3、子要求人们用博大的胸怀去爱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成了仁的根本内容。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即“孝”,就自然成为仁爱的起点。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扌旦当,不断追求仁爱的最高目标。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推扩到爱他人爱万物爱万民,进达仁爱境界。孔子希望通过孝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从最基本的亲亲之爱入手,通过发自内心深处爱的情感表达,达到博施于民的仁爱大道,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民和谐。孔子从家庭内部父子、兄

4、弟之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面,试图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君主才能实现有效统治。在家能够孝悌父母兀弟,就形成了亲亲、尊尊、长长的社会伦常秩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然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会出现,使父母不至受辱,使家族不至蒙羞而尽到孝道。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从孝悌在家庭内部的实行推扩至整个国家,仁政的目标就可达到。总之,在孔子由仁

5、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中,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德的根本,是仁爱的根基,是仁政的根源。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据,是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是仁由下而上得以施行的内在动力。(节选自《论孔子之仁与孝》,作者丁立磊,有删改)1.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作为儒学最核心的理念,在个人修养、人际关系、政治统治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它与“孝”都是孔子思想体系屮的核心内容。B.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开始和基础,只有在家遵守孝悌之道,才能在外循规蹈矩。只有将孝悌之道实行推广至整个国家,仁政的H标才能实

6、现。C.孔子认为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培养仁德往往从行孝悌开始,行孝悌也是达仁的有效途径,是达到仁徳兼善天下的重要手段。D.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孝贯穿于“仁徳”“仁爱”“仁政”之中,是仁徳的根本,是仁爱的根基,是仁政的根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用博大的胸怀爱人,而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则成了仁的根本内容。B.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认为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二者是一致的。C.孔子回答樊迟说,“仁”就是“爱人”,意在强

7、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推扩到爱万民万物,从而达到仁爱境界。D•儒家将孝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使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孝也成为了美德的基础。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理想是通过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由家人之间的爱延伸到博爱他人,最终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民和谐。B.孔子从家庭成员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面,想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C.孔子认为在家不能孝悌父母兄弟,就会没有社会伦常秩序,生活工作屮

8、就会犯上作乱,使父母爱辱,使家族蒙羞。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它对营造一个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有一定的作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高雄素描许知远①从下午到傍晚,高雄一直在下雨,码头边的大风不断把手中的雨伞吹翻了面。在旗津岛上,我在天后庙中躲雨,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