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共同成长”教研活动评课稿

“同课异构共同成长”教研活动评课稿

ID:31258714

大小:54.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同课异构共同成长”教研活动评课稿_第1页
“同课异构共同成长”教研活动评课稿_第2页
“同课异构共同成长”教研活动评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共同成长”教研活动评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课异构共同成长广南一小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评课稿广南县城区一小卢德兰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陆明艳、张丽两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两节精彩的研讨课,我对她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和大家一样,带着一份期盼,分别聆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自然之道》,通过走进课堂,亲历过程,我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受到了许多启发,同时感触颇深。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对这两节课的粗浅看法。陆明艳、张丽两位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这两节研讨课,理念新、方法妙,效果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倡导自主学习,让小鬼来当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有所获,

2、我们必须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当主人,让小鬼来当家,使课堂成为学堂。陆明艳老师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尽职而不越位,放手而不牵手。课文的朗读、生字的学习、情感的体验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教师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二)善于交给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只有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老师才会教得轻松。陆明艳老师在教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会学生只要把记叙文的六要素连在一起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就很轻松的掌握了归纳方法。(三)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明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千法读为本”。古人就有“三分文七分读”的说法。在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都善于

3、指导学生朗读。整个教学过程中,朗读、自由读、默读占了很大的比重。教学任务通过“读”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陆明艳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很到位,女山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若无其事的语气,引导学生反复读,读到满意为止,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四)读写结合,巧妙运用两位老师的课,都设计有学生练笔的环节,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后,写一份“入到须知”,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读写结合的特点,写话训练,也是感悟“自然之道”的升华和拓展。(五)问题有梯度,富有启发性陆明艳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能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设计问题,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跳就能摘到果了。她

4、设计的问题不仅有梯度,而且还富有启发性。综观两位老师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同吋,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值得大家借鉴。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只能浅薄地谈谈我个人的建议,与两位老师共勉:(一)加强教学基本功张丽老师在教学生字吋,不注重正音,如学生把沙滩的沙读成平舌音,你没有及时纠正。教学语言不精练,女m那这些生字中不会的请提出来,喔请举手。要学会巧妙运用过渡语,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扌II。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不能太琐碎,不提无效的问题,如:海滩上的幼龟

5、怎么样啊?食肉鸟怎么样啊?一只幼龟吃得饱吗?这些是废话。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比如在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你自己说时间是我们去岛上旅游,板书的规律的规字最后一笔也写成了捺,这些细节要注意。(二)教学环节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小组讨论,学生四人凑在一起,但是没有真正动起来,有的讨论的是与课堂无关的事。(三)要信任学生,敢让学生担当。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要有默契和信任。而张丽老师在课堂上,不信任学生,不敢让学生担当,“小鬼”没有当家的权利,只有老师牵的身影。(四)课堂不能成为优生展示的舞台,要关注全体一个班级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学困生,在课堂上,特别是一些展示课的课堂上,他

6、们被教师冷落在一边,无人问津。其实,机会对学困生来说,比优生更重要。只要教师舍得给学困生机会,他们同样会为我们带来不曾预约的精彩。我个人认为今天的这两节课,都没有更多的关注班上的学困生,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把课堂当成优生展示的舞台,学困生只是在转眼即逝的课堂上扮演匆匆的过客。总之,今天的两节研讨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不影响它的完整。今天的教学研讨活动,让实践和研讨同步,不仅能让新调入教师学用结合,在课堂上实践期间学到了新理念、新方法,还能通过相互研讨梳理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本组教师在本次活动过程中学先进、补短

7、板、减差距,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促使本组语文教学共同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