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

ID:31259228

大小:55.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_第1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_第2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_第3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_第4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八上)2014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萝北一中马娜2013.10教学冃标: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及探究意识。3、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社会有用之人。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孔子所讲的大同社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回忆一下《桃花源记》一文是如何描写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这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古代圣贤中不仅陶渊明有这样梦想,孔子也有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构想。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Z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

2、个理想社会,让我们共同走进孔子的“大同”社会。(板书文题)二、感知文意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与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初步把握文意。3、理清文章思路,进一步把握文意。思考:根据文意,全文可以分为几层?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三、探究文意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木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

3、句,并作讲解。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政权(也可以说是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屈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來担任。“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求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是社会保持和平安定。(学生齐读或背第一层。)2、提问:本文是从哪儿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是从三个方而来说明的。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而:(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

4、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

5、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学生齐读或背诵第二层。)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这个结论非常

6、鼓舞人心。(学生齐读或背诵第三层。)四、拓展文意请学牛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批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心冃屮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五、总结全文尽管《大道之行也》译文所构想的大同社会,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牛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但贤哲确实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勾画出来了,这也是当时人们追求的理想。希望处在新世纪的中学生,要学习古人大胆想象的精神,勤奋学习,提高能力,将来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探究

7、性学习第2题。七、板书设计24、大道Z行也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大道之行也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折射现实《大道Z行也》教学反思反思这节课,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我努力做到声情并茂,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争取做到抑扬顿挫,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木中去,让自己的情感吸引学生。课堂总体感觉良好,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积极配合教学。教学重点、难点贯穿课堂始终,师生共同探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法的选择,灵活多样,我主要釆用了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以及探究归纳法,把课堂充分还给了学生,让学生

8、在课堂上极力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